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知识框架
知识点总结
认识物理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 自然科学。
长度的测量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 (mm),微米(um),纳米(nm)。
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lkm=103m lm=10dm ldm=10cm lcm=10mm lmm=103 n m
1u m=103nm lm=106 n m lm=109 nm
特殊的测量方法: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观”:使用刻度尺先要观察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单位、零刻度。
“放”:用刻度尺长度时,尺要沿着物体(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别的工具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平齐、对准确。
“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后一位(估计位)
“记”:测量结果由读数和单位组成。
误差与错误:
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称为误差,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错误定义: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 原因造成的,错误是可避免的.
误差产生的原因:;;.
减小误差的方法:,使读数更加精准;,采用更 合理的测量方法;.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
时间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其它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ns)纳秒(ns) 换算关系:lh=60min=3600s lms=10-3s 1 u s=10-6s lns=10-9s
测量时间工具:日曷、沙漏、滴漏、钟表(机械表、石英钟、电子表等)、秒表(机械 停表)等.
秒表读数:秒表中小表盘的示数单位是分钟,相邻的分针刻度线中间有半分钟刻度线, 当小表盘的指针在半分钟刻度线的前半时,大表盘读数范围为:0-30s
若小表盘的指针超过半分钟刻度线,大表盘读数范围为:30-60s大表盘的示数单位是秒, 每小格为0. Is,读数时先读小盘示数再读大盘示数,将两个刻度盘示数加起来为最终秒表 读数.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一)知识框架
(三)知识点总结
1 .声音的发生:
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声速: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
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注意特殊的软木)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S=1/2vt
区分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声音的分段: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
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次声波的特点及危害:
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 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 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 产生次声波。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总结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太阳光组成: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 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X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
认为是3X108米/秒。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