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离不开批评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明白,教育有两种,一种是赏识赞许,一种是提醒批评。 一味地肯定学生,他们会乐听,但听多了只会沾沾自喜,耀武扬威,甚至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言行,不可能视而不听,通常需要运用批评的武器,使其得到纠正不良行为做法。所以我认为,教育离不开批评。但是,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批评不应是大声叱责,也不应挖苦讽刺,更不应拍桌打凳,而是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境,尊重学生。只有巧妙地运用批评,才能使学生悔悟言行,自我反省,改过自新。那么在教育中,怎样运用批评这一武器,使学生受益,不走入歧途,从而得到教育呢?
一、对成绩好的学生要敲醒警钟,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无论是老师或学生,大部分人都认为好成绩的学生用不着操心,眼中只看到他们“永远”的优点,而忽视了对他们进行教育,甚至掩遮他们的缺点,错误,盲目的相信他们错误的做法,实际上是害了他们。这些学生如果缺少了适当的批评警告教育,过高评价自己,以后就受不住挫折,受不得批评,效果不堪设想。
我教过有一位女学生,是老师的一位得力助手,各科成绩优秀,舞蹈也出众,经常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是一位耀眼的学生,表扬的多,几乎没有什么否定的时候。结果有一次,学校布置画一张美术作品,在班里现场完成,她完成后神情得意,有点自我陶醉的样子,我便过去瞧了瞧,望了好一会儿,她期待着我给她的赞许,结果我说:“这个叔叔的面部轮廓比例不当,分不清面和颈……”于是我用笔帮她画了一笔。下课后,她因为我的批评居然在座位上抽泣,有同学立马到办公室通知我。我找到她,对于她这种不乐于接受别人意见,情绪容易波动进行批评教育,随后还用故事来感化这位学生。向她讲叙《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扁鹊屡劝蔡桓公医治,都遭到对方傲慢拒绝,不接受别人劝导,蔡桓公从而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她温故了这个故事后,受到启发,认识错误及其可怕后果,感化其被扭曲的脆弱心灵,从而明白到自己骄傲,自以为是的不良心理。所以好的故事,可以挽救一个人;及时适当的批评,可以另学生不步入歧途。
二、对后进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巧妙批评。
教师面对后进生,光是靠找“闪光点”,其实仍不足够。遇到学困生,要看其是否方法不对,还是懒学,要时刻提醒和警告。遇到思想差的学生,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后,需要好好研究如何批评才让学生乐以接受,而这就体现了批评的技巧,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艺术。
对于一些学生的细微违纪行为,可以用微笑的方式批评学生,动之以情常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果批评学生面积大点,我们可以用表扬来反衬,通过大多数学生的优点,来反衬少数转入“积极”状态的学生,榜样效应,会促进这少数人也
教育离不开批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