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ech水处理工程混凝实验实验报告.doc水处理工程实验报告
©厲才脅成衰AttJL
姓名: 号:
小组成员:
实验日期:
天气: 实验室温度:
水处理实验一混凝
实验背景:
混凝过程是现代城市给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中不可缺少也是最关键 的前置单元操作环节之一。在原水和废水中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胶体粒子,如粘 土、矿物质、二氧化硅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碎屑等, 它们悬浮在水中造成水体浑
浊,混凝工艺是针对水中的这些物质处理的过程。 混凝可去除的悬浮物颗粒直径 范围在:1nm~(有时认为在1卩m)。通过实验摸索混凝过程各参数的最佳 值,对于获得良好的混凝效果至关重要。
实验目的:
1•了解混凝的现象及过程,观察矶花的形成;
2•了解混凝的净水作用及主要影响因素;
3•了解助凝剂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4•探求水样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种类、投药量、pH值、水流速度梯度等)
实验原理:
天然水体中存在大量的胶体颗粒是水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之一, 胶体的布朗
运动、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以及胶体之间的静电斥力, 其中胶体间的静电斥力起
着主要作用,使得胶体具有分散稳定性。因此,通过自然沉淀的方法不能去除。 胶体颗粒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采用电动电位 Z (Zeta电位)表示,Z电位的 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间静电斥力的大小以及影响范围。天然水体中胶体颗粒的Z 电位约在-30mV以上,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从而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够压缩胶体 的双电层结构,使胶体脱稳从而凝结和沉降,通常Z电位降到-15mV时胶体脱稳。 随着Z电位降低,胶体的水化作用也逐渐减弱,混凝剂水解形成的高分子物质在 胶粒间起到吸附架桥的作用,提高混凝效果,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也 能起到吸附作用,形成絮凝体。
水处理工程实验报告
©衍才牝成耒f t t X
m 1H UNIVtRI!- iT* QF fG4 Wl AW Tt GF ZIWM
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的水力作用下形成较大的絮凝体,称为矶花,直径较大 密度也较大的矶花容易下沉。胶体脱稳聚集形成矶花,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水流速度梯度G值起着主要的作用,它反映了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水消耗的能量 的多少。G值的表达式如下:
G =
式中:
P:搅拌功率(J/S) 卩:水的粘度(Pa - s) V:被搅动的水流体积
式中G值可以直接由搅拌器显示板读出。 粒径越大的矶花在水流的作用下抗 剪强度较低,因此随着实验过程中矶花不断长大, G值应逐渐较小。
混凝剂的种类以及投加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混凝效果。处理不同水质,不同 种类的混凝剂的投加量也不同,需经过相关实验进行确定。
仪器与试剂:
深圳中润混凝实验搅拌仪(附6个1000ml烧杯); 梅特勒pH计;温度计;哈希2100浊度仪;
1000ml量筒2个;100ml烧杯6个;10mL移液管2个;
2mL移液管1个;医用50~100mL注射器一个,取样用;洗耳球1个
硅藻土,配制浊度在100-200度左右悬浊液开展混凝实验;
精制硫酸铝 AI2(SO4)3 • 18H2O容液,10 g/L ;
氯化铁 FeCI3 - 6H2O溶液,10 g/L ;
聚合氯化铝[AI2(OH)mCI6-m]n 溶液(PAC, 10 g/L ;
聚丙烯酰胺PAM溶液,1g/
SUSTech水处理工程混凝实验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