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共识”介绍 2014-11-2 一、背景“华盛顿共识”( Washington Consensus ) 是由威廉姆森于 1989 年首先提出 1, 指的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位于华盛顿的三大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 、世界银行和美国政府(财政部)的经济学家——所形成的一系列针对拉美经济的政策主张。 20 世纪 80 年代,拉美国家由于采取了进口替代战略,多年来积累了大量外债,相继爆发了两次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 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通货膨胀暴涨、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 急切需要经济理论指导走出危机。在此背景下, 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针对拉美国家急缺建设资金的情况, 利用条件贷款迫使拉美国家按照这些国际经济组织提出的政策进行改革。 198 9 年,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讨论 1980 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拉美国家的政府官员、美国财政部等部门的官员、企业界人士, 以及由美国操纵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代表和若干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经济学家。在会议的最后阶段,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前所长约翰· 威廉姆森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执笔撰写了会议共识, 系统地指出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十条政策主张, 并得到世界银行的国际组织的支持。由于上述国际机构的总部和美国财政部都在华盛顿, 加之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因此这一共识被称作“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最初主要针对 20 世纪 80 年代拉美经济危机提出的改革措施, 出台后迅速形成一种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国家推行的经济转型模式和理论。由于后来多个国家如前苏联、阿根廷等在采取华盛顿共识的相关改革时没有成功, 因而华盛顿共识收到许多批判。除此, 也出现多种不同的版本, 正如威廉姆森本人分别在 2000 年和 2004 年撰文澄清, 他特别强调了他 1989 年关于华盛顿共识的初版与后来许多人士用之于“新自由主义”的版本不同,同时也与“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版本不同。二、主要内容威廉姆森将 1989 年的会议论文汇编成册, 书名定为《拉美调整: 发生什么了? 》。在该论文集的第 2 章 2 ,威廉姆森明确地总结了拉美国家在经济调整和改中应该采纳的“处方”, 即为“华盛顿共识”。威廉姆斯写作该文的目标是看看华盛顿希望拉美国家进行哪些方面改革。他解释, 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建立一个拉美国家在被督促去进行一些改革时的衡量的标准。 1根据 Williamson 后来回忆说,他提出华盛顿共识的初衷是为了回答国会的。。。 2 Williamson, John. What Washington Means by Policy Reform. Chapter 2 from Latin American Adjustment: How Much Has Happened? April 1990. 在提出十点重要的政策工具之前, 他澄清了几点相关定义。他希望在列出这十大工具后, 首先, 那些相关国家将能根据这一清单检查本国所进行的改革; 其次, 在这些国家检测进行了这一共识中的哪些政策; 最后, 这些国家在进行这些政策改革后取得哪些效果。威廉姆斯此处的“华盛顿”指的是两类机构,既包括政治上国会的华盛顿,也包括国际金融机构、美国政府经济机构、美联储和智囊团这类技术型的机构。他强调, 文章中所列出的十大政策措施是工具性质的, 而不是目标或结果。对于华盛顿的技术性机构来讲, 标准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是指低通胀、有活力的等的收入分配机制。当然, 执行华盛顿共识后, 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如腐败问题。目前腐败问题已成为造成拉美等的一大原因。除此, 威廉姆斯强调本文提出的华盛顿共识没有涉及拉美国家中的另外一些问题,如民主、人权、毒品交易的压制的呢过。(一)财政赤字威廉姆斯强调华盛顿对财政纪律是信仰的,这可以从衡的 GRH 法案得出。 IMF 长期以来对那些想向它借款的国家也强调这一纪律。当然,关于财政纪律与预算平衡是否一致, 也存在不同观点。另外, 用名义还是实际值来定义财政赤字也存在较大不同。(二)公共支出优先对于减少财政赤字, 有两种方案, 其一是增加政府收入, 其二是减少政府支出。里根总统留下来的政策遗产更倾向于减少支出。而国际机构更注重支出的结构。主要涉及三方面, 第一, 一些歧视性的补贴应该减少或消除。第二, 政府开支的重点应该转向经济效益高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 教育和健康方面。第三, 另一被华盛顿认为有生产性的支出是公共的基础设施投资。也就是说,华盛顿建议拉美国家政府把用于补贴的公共支出转向教育
华盛顿共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