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八章缺氧(Hypoxia) 教学目的 明确缺氧等的概念,.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八章缺氧(Hypoxia)    教学目的 明确缺氧等的概念,了解缺氧在疾病发生中的意义,掌握缺氧发生的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方法 复习氧对机体的作用和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等有关生理内容,对照生理机制导入新课。 教学重点、难点 1、缺氧的原因;2、缺氧的类型;3、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机体对氧的需要与供氧 氧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若氧供应或利用不足,会导致缺氧,并迅速引起一系列机能或代谢变化,甚至危及生命。如人在静息状态下,需氧量250mlmin,一天耗氧量为360L,,即使全部利用也只够组织器官消耗4~6分钟,故人和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氧排出CO2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此外体内的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机体的能量来源等都离不开氧。 氧的供应——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与利用。
O2呼吸道肺——→左心—→全身血循环组织呼吸 CO2 右心  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 (口、鼻、肺) (血液) (组织细胞)   提高流经肺将O2输送到全身利用O2进行生 泡血液Po2和物氧化产生能 O2含量,使血量,维持生命 液动脉化活动   以上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机体缺氧。 缺氧是临床极常见的病理过程,是很多疾病引起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1、血氧 组织供氧量=动脉血氧含量×组织血流量 组织耗氧量=(肺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含量)×组织血流量 血氧——反映组织的供氧量与耗氧量的重要指标。 2、常用血氧指标 ⑴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是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①动脉血氧分压(PaO2), 为100mmHg()。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肺 呼吸功能。 ②静脉氧分压(PvO2),为40mmHg(⒌33KPa)。反映内呼吸状况。 ⑵氧容量(oxygen binding eapacity, CO2max)为100ml血液中Hb为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 氧容量=(ml/g)×Hb(g/dl) 取决于血液中Hb的质(与氧结合能力)和量。血氧容量的大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正常为20ml/dl。
⑶氧含量(oxygen content CO2) 是100ml血液实际带氧量,主要是Hb实际结合的氧和极小量溶于血浆的氧。。取决于氧分压和氧含量。 ①动脉血氧含量(CaO2)为19ml∕dl。 ②静脉血氧含量(CvO2)为14ml∕dl。 ⑷氧饱和度(oxygen saturetion, SO2) 指Hb的氧饱和度。 血氧含量-溶解的氧量 SO2= ×100% 血氧容量 SO2取决于氧分压。
⑸P50 指血液在38℃、、(40mmhg)的条件下,使血氧饱和度达到50%时的氧分压。此指标反映血红蛋白与氧亲合力的高低。(27mmhg), P50值增大则表明氧和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降低,反之则亲合力增强。 ⑹动静脉血氧差 指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所得的毫升数。它说明组织对氧的消耗量。动、静脉血氧差变化取决于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内摄取氧多少。由于各组织器官耗氧量不同,各器官动、静脉血氧差很不相同,正常动脉与混合静脉血氧差约为6~8ml∕dl。
(二)影响氧弥散的因素 1、氧的张力 指血液和组织中PO2。 PO2由吸入氧到组织细胞的各运送阶段中逐渐递减。 2、肺内影响氧弥散的因素 ⑴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PO2差; ⑵弥散膜的通透性(肺泡呼吸膜); ⑶进行有效呼吸的肺泡表面积; ⑷肺血流量,血流量↑弥散量↑。
3、氧在血液中的状态 正常体温下,只有少数以物理溶解状态(%~2%)溶于血液中,大量的是与Hb呈可逆性结合。 4、氧的运送与组织、器官的血流量有关。 这受心输出量、血流速度、血流分布等的影响。 5、HbO2的携氧能力、Hb的质量和数量。
二、缺氧 由于对组织细胞的氧供应不足,或组织利用氧能力↓,而发生呼吸、循环等机能障碍和物质代谢异常的一系列变化。 机体组织器官出现氧供应不足,或其利用氧的过程发生障碍。

第八章缺氧(Hypoxia) 教学目的 明确缺氧等的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34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