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艺术
秦代雕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朝的雕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秦汉时期的雕塑空前繁盛,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与青铜器神秘怪异的风格相反,兵马俑充满崇高阳刚之美。这数以万计的兵马俑,显示出对人的力量的肯定。人物、战马都与真实的一样大小,毫无夸张之处。以体量的巨大、数量的众多、形象的真实,产生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1974年3月发现的。整个秦始皇兵马俑坑占地面积达二万多平方米,其中以一号坑最为壮观。,占地一万四千多平方米。在青砖铺底的地面上排列着面向东方的陶俑和陶马多达六千余件,组成了一个由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严整方阵。二号俑坑面积也达一万多平方米,有兵马俑一千多件,是由战车、骑兵、弩兵和步兵等兵种组成的混合阵容;三号俑坑面积约520平方米,有战车一乘,武士俑68个;二号和三号坑中间还有一条面积近五百平方米但没有放置陶俑的坑。这四个坑的位置完全符合古代兵书的布阵原则,布局严谨而完整,场面恢宏壮观,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这数以千计的大型陶俑,在人物形象的刻划上,表现出极高的写实技巧。人物、战马都与真实的一样大小,,,高的则达2米。它们几乎包括了各个等级和兵种的古代军人,从容貌到服饰上都不相同,形象极其生动自然。陶马则以其矫健的肢体和警觉的神态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塑家对动物塑造的高超技术和深厚的工艺传统。陶俑原本都装备了实战中使用的矛、戈、剑和弓弩等兵器。可以想象,陶俑刚完成时那刀枪林立、全副武装的庞大阵营该是何等的辉煌和壮观啊!
秦始皇兵马俑以它的“大、多、精、美”征服了现代人。
秦俑大,首先是场面大,3座兵马俑坑布置在近2万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观地再现了秦国军队兵强马壮的宏伟场面,如此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次是形体高大,,,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比秦俑更为高大的陶俑。
秦俑多,是指数量多,三个坑出土近八千件陶俑、陶马,这在世界雕塑史上可谓独秀一枝 独秀。
秦俑精,是指对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小到头发、眉毛,都精雕细刻、一丝不苟。
秦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梧、气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
秦始皇皇陵兵马俑群雕 陶制,出土于陕西省西安临潼县。
秦始皇陵兵马俑 武士俑群,陶质, 出土于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 这组武士俑群装束大体相同,都身穿交领右衽长襦,下著短裤,腿扎行腾(裹腿),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勒带束发,是轻装的士卒。俑的形象各异有的大头阔面,膀宽腰圆:有的蓄有左右分披小胡,显得干练精神;有的头略低垂,若有所思,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秦兵马俑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这种雕塑形式在此前未曾有过,后世也没有继承。此用为千万个将士中的一员,正双目紧盯前方,双手紧握弓箭,似备好作战状。
蹲射俑
汉代雕塑
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大型动物石刻,手法简练概括,于浑厚中显示着雄强的力之美。其中《马踏匈奴》再一次体验到中国雕塑艺术的写意传神的特点。那马虽然粗糙笨拙,但它仍然有一种灵动之势,那浅浅地雕刻的几笔就是马腿,它与马的上身连成一体,多余的没有雕空的石料根本不存在,有的是一个完整的马的形象。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