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补偿:几个经典案例及分析李增刚(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25100 ) (文章已经发表在《经济学家茶座》 2014 年第 1 期) 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正不断推进, 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 土地征收非常普遍。在阅读文献的时候, 看到了德国、美国、英国和日本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的几个经典案例, 这里将这些经典案例进行总结并做简要分析。一、经典案例的描述 1 、德国磨坊的故事 1 这是德国关于土地征收的一个经典故事。号称“军人国王”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被德意志各邦君主用力为德国皇帝,深受人民群众爱戴(其助手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 。当年他在距离柏林不远的波茨坦修建了一处行宫,有一次这位皇帝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却被附近的一座磨坊挡住了。于是, 他派人前往同磨坊主商量, 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坊。然而, 该磨坊主声称, 这座磨坊是从祖上传下来的, 不能败在自己手中, 坚决不卖。皇帝多次派人协商, 许以高价, 然而该磨坊主就是不卖。后来, 皇帝派人将磨坊给拆掉了。第二天, 该磨坊主在当地将皇帝告上了法庭, 地方法院受理了该案件并判决皇帝败诉。判决皇帝必须“恢复原状”并赔偿由于拆毁磨坊给磨坊主造成的损失。皇帝没有办法, 只好执行, 恢复了磨坊并给了磨坊主一定的赔偿。后来, 该皇帝和磨坊主都过世了。新皇帝和小磨坊主继承了王位和磨坊。小磨坊主想进城, 就想把这个磨坊卖掉。于是就想到了原来的老买主, 便给新皇帝写信。然而,新皇帝并没有同意买下,而是给他回了信:“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得知你现在手头紧张, 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你说你要把磨坊卖掉, 朕以为期期不可。毕竟这件磨坊已经成为我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理当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的名下。至于你的经济困难, 我派人送去三千马克, 请务必收下。如果你不好意思收的话, 就算是我借给你的, 解决你一时之急。”这座磨坊虽然过去很多年,经历了许多个统治者,到现在仍然作为德国司法独立的象征屹立在德国的土地上。 2 、美国“拥有自己的橡树”的故事 2 在美国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有一条名为 Flynt Street 的街道,来回双车道。在这条街道与另一条街相交的地方有一棵参天大树, 长在路边, 围着大树有一圈栅栏, 占掉了这条街的一个车道。来往车辆到这个地方需要先停下来看看对面是不是有车, 等对面没有车的时候才能够通过。这棵大树为什么占了一个车道而不被砍掉或移植到其他地方呢?因为这是一棵“拥有自己的树”( The Tree that owns itself )。为什么会这样?据说, 在近 200 年前, 该城一居民后院有一棵老橡树, 给了他很大乐趣。在他老的时候, 考虑到过世之后不知道人们会如何对待这棵橡树,就在遗嘱中把这棵树的所有权连同树下八英尺半径的土地赠送给了这棵树。这份遗嘱在本城政府登记有效。一个世纪前, 这棵树被大风刮倒了, 本城一个妇女园艺组织用老橡树的种籽培育了一棵树苗栽种在原来的地方, 经过一个多世纪, 这棵小树苗也已经成为参天大树。老橡树对自己的所有权在小橡树那里得到了“继承”。后来,修建道路要通过该橡树所在的土地, 但是当地居民认为, 这条街道交通所受影响的公共利益, 在质和量上没有压倒这棵橡树的财产权。任何人没有权利为任何理由, 剥夺这棵橡树对自己的所有权。 1故事来源:《京城拆迁——一个骇人听闻的真实故事》, l/
土地征收补偿:几个国际经典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