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谢朓的山水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谢朓的山水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doc第1页 /总页数 5 页
谢朓的山水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创作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下面就和***一起来欣赏下这首诗词,欢迎阅读!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赏析】
第3页 /总页数 5 页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写诗人伤心落泪的神情。诗的前八句写登高所见美景,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两句,描写白日西沉,江水澄净的傍晚景色,连用“绮”、“练”两个比喻,给人以静止柔软的直观感受,把日暮时分的景色描写得十分生动真实。然而,景越美,就越发衬托出情之悲。因为京城景色如此壮美多娇,而诗人却不得不离开,这一去,千里烟波,归期难以计算,诗人不觉双泪潸然,眼泪像雪珠一样掉下来。“泪下如流霰”这一比喻,言简意赅,省却了千言万语,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扩展阅读:谢眺的简介
谢眺入政后,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迁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永明九年,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眺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尤被赏爱”。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出为宣城太守,后迁尚书吏部郎。
东晋初,谢氏举家随元帝南渡长江,迁居京邑建康(今南京)乌衣巷。谢眺的高祖谢据,是“淝水之战”的东晋统帅谢安的弟弟。作为南朝历数百年经久不衰的门阀士族的冠冕——王、谢、袁、萧四姓之一,谢氏不但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和势力,而且也出过很多有名的诗人,诸如谢安、谢道韫(女)、谢灵运、谢庄、谢混、谢惠连等等,都长于写景,每有清新的风格。谢朓秉承家风,史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又说他“善草隶,长五言”,因而能与响逸百代的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早早地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了。
谢朓没有逃脱政治浊浪的裹挟。萧鸾死去后,其儿子荒*无度的东昏侯萧宝卷登位。在始安王萧遥光,贵戚江祏、江祀、刘沨等合谋的又一起夺位阴谋中,因为谢朓拒绝了他们奉立萧遥光为帝的要求,终于受诬而死。那时,他只有三十六岁。
第3页 /总页数 5 页
  扩展阅读:谢眺的诗词风格
谢眺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昙首传附王筠传》),他的诗歌创作正

谢朓的山水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x110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