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个室室例
4/9
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个室罡例
1 / 9
认识自我,实现自我
——社区服刑人员魏小峰案例
一、基本情况
姓名:魏小峰,性别:男;年龄:33岁;文化程度:初中;
婚姻状况:己婚;
家庭成员:妻子,丁平平,东平县大羊镇东三旺村务农。
犯罪事实:2014年5月27日,被告人魏小峰驾驶普通型火车, 沿湖王路由南向北行驶至肥城市湖屯振西杨庄村南时与由东详细骑 电动三轮车左转弯的张某碰撞肇事,致乘坐张某车的姜某死亡。
罪名:交通肇事罪
原判刑期: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矫正类型及时间:缓刑二年
社区矫正期限:自2015年1月17日至2017年1月16日 二、背景资料
(一)家庭背景
社区服刑人员现居住大羊镇东三旺村,家庭成员包括母亲、妻子 及其一个儿子。魏小峰一直从事运输行业,现在在县城摆夜市。妻子 在家务农,儿子在东平县第二实验小学就读。魏小峰家经济条件一般, 家庭基本上靠其摆摊支撑及产品推销。
(二)生活经历
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个室室例
2/9
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个室罡例
1 / 9
社区服刑人员魏小峰并无严暴力倾向,魏小峰在此次交通肇事前 无其他犯罪记录,通过矫正小组的走访了解到社区服刑人员魏小峰与 事故受害者进行了积极沟通和赔偿,得到了受害者家属的谅解。
(三)人际交往
魏小峰被判刑后一直对家人、亲朋好友及周围邻居隐瞒了这一事 实。在一段时间里,魏小峰不敢面对妻子与孩子,惶惶不可终日,害 怕万一家里人知道了实情,原来幸福美满的家庭会发生解体。同时魏 小峰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周围邻居异样的眼光和背地里的窃窃私语。魏 小峰一下子从原来的热情开朗变得郁郁寡欢,失魂落魄,终日不敢出 门。
三、存在问题
(一)社会适应情况
魏小峰被判刑后变得一蹶不振,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与勇气, 开始逃避现实,害怕社交,整日闷在家中郁郁寡欢,表现出了明显的 社会退缩性的症状。
(二)求职或求学意识
魏小峰自接受社区矫正以来,就停止了原来的工作,精神状态一 直比较抑郁,求职欲望几乎丧失。
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个室室例
4/9
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个室罡例
1 / 9
(三)思想观念问题
1、矫正对象对刑罚结果和社区矫正的认识:魏小峰刚开始被判 刑后,一直有着强烈的情绪反应:首先他认为变成了现在的罪犯,真 是运气不好。其次,他认为自己这么一点小事被判刑憋屈。再次,初 次接受社区矫正,他认为矫正机构的管理太严格,是小题大做,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对于正常的电话汇报、思想汇报也表 现得拖拉应付,反映了他内心对社区矫正的抵触情绪。
2、社会关系交往情况:魏小峰原来社会交往比较广泛,在朋友 及周围邻居当中有一定的威信,本人也很自信。但自从被判刑后,魏 小峰的自信全被击垮了。由于自己的一时冲动,不仅害了自己,也拖 累了朋友。自责与自悲交织在一起,使魏小峰觉得在众人而前抬不起 头,不敢出门,害怕邻居朋友知道了要嘲笑自己,同时也自感给家人 丢了颜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魏小峰一直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害怕与人交往,更不用说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了。
3、经济自立意识和就业观念:自魏小峰被判刑后,就一直闷在 家里,原来的产品推销工作也一度停止。与外界接触也少了很多,加 上情绪抑郁,也无心再从事其他的工作,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来源,家 庭开支由妻子承担。
四、风险评估
通过对本案魏小峰个人资料的收集与评估,我们认为魏小峰主要 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道路驾驶处理不当,导致犯罪。应该说魏小峰 的罪行较轻,主观恶性不大,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很小。但魏小峰对此 次判刑在个人认识上存在严重偏差,且带有严重的负性情绪,情绪极 不稳定,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及引导,很可能会引发悲剧。
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个室室例
4/9
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个室罡例
1 / 9
五、矫正介入与方案
通过对个案的综合分析与风险评估,我们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 从魏小峰的客观情况出发,针对魏小峰面临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 等诸多问题,采取了 “危机介入模式”与“现实治疗模式”双管其下 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社区矫正的直接介入工作:
(一)“危机介入模式”
本案魏小峰犯罪后,悔恨、内疚、焦虑、恐惧抑郁、甚至绝望, 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危机。“危机介入模式”,旨在我们矫正工作者 本着保密、尊重、接纳、同感的工作原则以及合理运用倾听、宣泄、 回应、分析、支持等沟通技巧,协助魏小峰找出引发危机的根源,处 理他的情绪感受,帮助魏小峰学习适当的压力因应方法,以避免再次 落入危机状态,影响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二)“现实治疗模式”
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
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个案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