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记忆
第一页,共36页
主要内容
记忆的传统研究方法
记忆的分类
记忆的多重存贮模型
内隐记忆
第二页,共36页
记忆的传统研究方法
再认法
再学法
重建法
系列回忆法
部分报告法
记忆广度法
第三页,共36页
重建法:实验者先向被试者呈现有一定次序或位置的刺激系列。将原刺激系列打乱后,交给被试,被试需要复原刺激呈现的次序或位置。
再认法:是把识记过的材料(旧材料)和未识记过的材料(新材料)混合在一起,要求被试者把两种材料区分开来。
再学法:即艾宾浩斯发明的节省法,要求被试者学习一种材料,达一定标准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些学过的材料,达到初次学习的标准为止。再学习与初学习两次学习所需要的练忆。
记忆的传统研究方法
第四页,共36页
系列回忆法:向被试反复呈现系列刺激材料,要求被试者诵实验材料,直到符合标准为止。被试完成记忆之后,可通过记忆测验来测定被试对每个系列位置的记忆成绩。
记忆广度法:研究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若干项目的刺激材料,各项目分别有3 到12 个左右的数字符号。实验时,主试者口述或用速示器向被试者呈现某个刺激项目,刺激消失即请被试者按照同样的次序说出刺激内容。
部分报告法:向被试迅速呈现几排或几列需要识记项目(通常不到一秒),之后要求被试马上报告其中一列或一排项目。
记忆的传统研究方法
第五页,共36页
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在时间序列上的指向:
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
根据信息提取的准确性:
错误回忆与真实回忆
根据记忆过程的意识水平: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记忆的类型
第六页,共36页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记录在感受器官中的记忆。感觉记忆所具有的特征是:
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性进行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持续时间短,一般小于两秒钟。
记忆容易消退,只有特别注意的信息才会进入短时记忆。
最主要的存储形式是视觉形象的存储与听觉回声的存储。
第七页,共36页
感觉记忆的研究方法:在早期关于记忆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使用“全部报告法”来测定感觉记忆的内容,但由于感觉记忆存在的时间太短,如果回忆任务量太大,在回忆的过程中被试就会发生遗忘,直到斯珀林创立了“部分报告法”,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部分报告法测量感觉记忆的步骤:向被试快速呈现字母矩阵(通常呈现时间为几十毫秒),之后马上通过刺激信号要求被试报告某一行或某一列。由于被试事先不知道要汇报哪一行,因此,通过被试对某一行的回忆量就可以推断被试的全部感觉记忆存储量。
第八页,共36页
全部报告:
部分报告:10个左右
第九页,共36页
感觉记忆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在大约1-2秒之后,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就消退了,而另一部分信息继续保持在记忆中,构成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短时记忆拥有的特征是:
记忆的容量有限,记忆的广度一般为7±2个项目。
记忆所保持的时间较短,在无重复的条件下,为5~20秒,最长不超过一分钟。
主要以听觉编码与视觉编码的形式存在。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第十页,共36页
实验心理学记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