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老建筑物语—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长春老建筑物语—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新京大同广场,即现在的长春人民广场,始建于1932年。此广场外径300米,中心岛直径220米,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是长春最大一座街心广场。
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name=image_operate_49713********** alt="长春老建筑物语鈥160 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src=""> 现在的人民广场从西向东观看的夜景,摄影者刘斌,在此致谢! 在“满洲国”设立之前,这里是位于长春老城西北角的一片旷野,当时出了长春老城的西北门(现民康路与平治街交汇处),就在人民广场的这个位置上,是个斩绝犯人的刑场,类似北京城的菜市口。而那时的长春府的城内监狱也在西北门内,就位于现平治街二院对门大门洞内一带。所以被砍头的罪犯从监狱出了西北门到刑场,到也算便捷。
1932年“满洲国”设立后,《新京都市建设计划》也随之出台。这个规划是在当时长春老城、商埠地、附属地的西南方向重新规划了一座新的城区。这个规划在前文中多有提及,大家已经不陌生了,而大同广场就是这个规划中的城市中心点。在这份规划当中,道路系统按照“中心放射”和“直角交叉”相结合的模式设计。在路网设计的合理框架下,再结合水系、绿化的搭配,各功能区的设置,使得长春的城市规划极为合理。在相当长时间内,长春拥有过“国内城区绿化率最高的城市”、“霍华德田园城市规划理论完美体现”、“堪比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等等盛誉。
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name=image_operate_138513********** alt="长春老建筑物语鈥160 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src="" real_src="">
这个大型广场建成后,被命名为“大同广场”。作为街心广场,它设了六个出口,分别连接着正南北的大同大街(人民大街)、东南到西北的民康大路(民康路)和兴安大路(西安大路)、东北至西南的长春大街和建国路(建政路东段)。实际上,就是三条大街、六个出口的一个交通交汇分流岛。六个出口基本是60°的夹角关系(建政路口稍偏北),这也决定了西安大路、长春大街和民康路的非正东西的偏斜走向。
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name=image_operate_498313********** alt="长春老建筑物语鈥160 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src="" real_src="">
大同广场建成后,中间构筑了花坛、人行步道等设施,而在广场中央设了一个标识城市海拔高程的“国道标台”,。当时这一海拔高度的基点是取自大连湾的黄海海平面,长春城区的海拔高度也就在此高度的-20米至+15米范围内,不计周围的丘陵高低,长春高点基本位于在铁路沿线一带(230米左右),而低点位于伊通河畔沿岸(190米左右)。所以俺曾跟在伊通河畔购房的哥们打趣“一生中肯定要经历过一次被淹,至少地下车库会被淹一次”……在后来四十年代的时候,这里修建了“顺天安民碑”,碑顶安装着扩音喇叭,碑的周围是一圈类似“古希腊神庙柱”的装饰圈柱。
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name=image_operate_132713********** alt="长春老建筑物语鈥160 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src="" real_src=""> 这两张图是大同广场建设前和建设后的对比图,从一片旷野到初具规模,用了六年时间
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name=image_operate_53261319212031625
长春老建筑物语—大同广场(人民广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