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质量管理.docx会议质量管理
一、会议的定义、目的
(一)定义
会议是三个人以上集合在一起,经由主持人的引导下,
针对问题相互交换意见,从而达成决议,解决问题的一种方
法。
(二)目的
通过会议,使我们工作事项实现“同步工程” 。
“同步工程”又叫“并行工程” ,即对整个产品开发过
程的各个子系统同步开发,使开发者从概念开始考虑到整个
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和用户
要求)的一种系统方法。
“同步工程”的五项同步:观念同步、技术同步、管理
同步、流程同步、资讯同步。
观念同步
通过会议,使参会人员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了解任务
的目的及工作价值,以便于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技术同步
通过会议,理清各相关部门的技术差异状况,并进而
规划透过各相关部门的团队合作以获得经验传授与技术分
享的效果,构建互补的功能组织。
管理同步
通过会议,协调跨部门间的管理,使其步调一致。
流程同步
通过会议,使各项工作完成之先后顺序调整成一致顺
畅的流程。
资讯同步
通过会议,促进部门之间的资讯即时共享和共用,有
助于技术同步与管理同步之构建。
二、会议的类型
(一)依目的区分
评估决策型: 投资评价会、 策略规划会、 股东会等;
问题解决型:品质汇报会、危机处理会等;
政令宣导型:员工大会、经理汇报会等;
沟通协调型:座谈会、协调会等;
集思广益型:专案检讨会、提案会议等;
社交娱乐型:餐会、联谊会等;
教育学习型:研讨会、学术会等。
(二)依会议频度区分
早会、周会、年会等。
三、会议品质监测指标
会议决议执行率、会议成本金额、会议工数减少率、
部门会议召开率、医院重要信息下达率、会议记录当场完成
率等。
四、会议流程及执行要点
(一)会议流程
(二)会议流程执行要点
会前准备
1)制定完善的筹备方案;
2)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工具和设备;
3)让参会人员了解开会的议题、目的和相关信息,做好发言准备。
会议进行
1)把握好会议议程和各环节的时间;
2)紧扣主题展开讨论, 并鼓励所有参会人员都发言;
3)必须对讨论事项做出决议,拟定改善方案。
会后追踪与检讨
(1)完成会议记录,明确待办事项并填写《会议追踪
表》;
2)把《会议追踪表》分发给相关部门,让其了解要办的事项和完成时间;
3)定期追踪工作进展,做好监督工作;
4)完成会议成效检讨与盘点,找出存在问题。
4.会议质量持续改进
1)针对存在问题,运用 PDCA、 ECRS等质量管理工具对进行持续改进;
2)制定相关制度,使作业标准化。
五、会议技巧
(一)会议主持技巧
议论整理技巧
议论整理技巧的目的在于理性归整相关意见,协助成
员聚焦讨论重点;或是引导成员阐述想法与意见。适用于下
列三种情况 :
1)议论时间过于冗长
讨论时间过长时,主持人可以适时归整意见并作短暂
休息。而在休息结束后,主持人也应该以简短的议论整理使
参会人员能快速地继续讨论。
2)讨论偏离主题、陷入胶着或是冲突扩大时
主持人应该以理性态度归纳众人意见,并提醒不合适
之言行,有效掌控会议秩序。
3)成员意见表达不清
主持人可以适时重复语句并运用追问技术,协助成员
理清观点,将概念具体化,提升成员发言的意愿与价值。
适时运用板书
1)标记会议流程与时间,让成员知悉会议节奏在会议开始前,先将议事流程标于黑板上,明确规定
会议结束时间,并注明会议细部流程时间与预期目标,有效
管理会议里每一细节,有利于整体效率的提升。
2)汇整各方意见,聚焦讨论重点
主持人可运用图表归纳整理讨论意见,并突出关键概
念或数据,协助参会人员掌握重点,经深思熟虑后,做出有
效决策。
(3)有利于会议记录整理。
让每位
会议质量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