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一、填空 1. 酶的改造包括化学修饰和生物工程修饰。 2. 用食品生物技术得到的是食品和食品原料。 3. 植物细胞培养主要采用了悬浮培养基和固定化细胞反应器系统。 4. 1885 年首先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是巴斯德。 5. 第一例重组 DNA 基因工程菌生产的凝乳酶在奶酪工业的应用标志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6. 利用转基因技术技术生产人乳清蛋白可有助于治疗苯酮尿症。 7.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蛋白质工程、现代分子检测技术。二、判断 1. 霍乱病毒疫苗,该病毒是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物。(×) 2. DNA 重组技术、染色体工程技术属于基因工程技术。(×) 3. 基因工程所获得生物所具有的特性往往是自然界不存在的。(√) 三名词 1. 食品生物技术: 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用全新的方法和手段设计新型的食品和食品原料。第二章基因工程一、填空 1. 重组体的筛选中常用的报告基因有 NOS, OCS CAT NPT Ⅱ、 LUC 和 GUS 基因等,其中运用最多的是 GUS 和 NPT Ⅱ基因。 2. 报告基因的检测法是一种快速而简易地区分转基因生物和非转基因生物的方法。 3. 啤酒制造中, 如果醇溶蛋白含量过高会影响发酵, 使啤酒易产生浑浊, 也会增加过滤的难度。 4.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马铃薯去皮后极易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褐变。 5. 实现 RNA 沉默的方法有直接注射法、农杆菌介导法。 6. 利用基因工程可改良氨基酸的组成。如小麦、玉米等谷类种子缺乏赖氨酸, 豆类作物种子缺乏蛋氨酸, 可将富含两种氨基酸的种子中分离基因并将其转入到相应的作物中去可得到相应高含量氨基酸的蛋白质。 7. 改变乳酸菌遗传特性: 抗药基因、风味物质基因、产酶基因、耐氧相关基因、产细菌素基因。 8. 改良动物食品性状: 肉品品质改良、乳品品质改良。其中乳品品质改良包括提高牛乳产量、改善牛乳成分、表达用于治疗药物的蛋白、提高加工中的牛乳热稳定性。 9. 一般认为, 在原核细胞中反义 RNA 与靶 RNA 具有特异互补性,通过碱基配对结合的方式在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中对目的基因起着负调控作用。 P76 10. 反义基因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可独立表达和稳定遗传, 后代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P76 11. 酶促反应序列分析法常用的是 M13 噬菌体体系和 pUC 体系 12. 常用的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转化反应、磷酸钙沉淀法、体外包装转染发、共转法、电转化法、基因枪法、微注射技术法、脂质体导入法、转化酵母菌。 13. 宿主细胞必须具备使外源 DNA 进行复制的能力, 并且还能够表达重组体所带有的表性特征,以便于转化细胞的选择和筛选。 14. 载体转化的具体方法: 创伤植株感染法、原生质体共培养法、叶盘法。 15. 创伤植株感染法的关键是: 必须在植株上形成新的伤口, 并使用生活力强的细菌培养物( 细菌培养物)。 16. 一般选择标记质粒载体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选择标记,这些选择标记主要包括氨卡青霉素抗性、卡那霉素抗性、氯霉素抗性、四环素抗性。 17. 目的基因要进入宿主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导入,另一种通是通过过载体的运载作用才能实现。 18.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种类主要有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聚合酶、核酸酶、碱性磷酸酶、逆转录酶等。 19. 限制性内切酶在 DNA 重组时,能在特定部位限制性的切割 DNA 分子的酶. 20. 当细胞 DNA 受到物理或者化学损伤时, DNA 聚合酶Ⅱ在修复过程中起特殊作用。 21. 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碱性磷酸酶有两种,一种是从大肠杆菌提取的 BAP ,另一种是从牛小肠提取的 CIP 。其中, CIP 的应用更广泛。 质粒上有两个主要区域: T-DNA 区和 vir 区 23. 以 Ti 质粒为基础以构建了许多新的派生载,可分为共整合载体和双元载体. 26. 农杆菌培养可分为固体平板培养和液体振荡培养. 24 DNA 提取的基本步骤包括生物材料的准备细胞裂解 DNA 的分离和纯化 25 凝胶的分辨能力同凝胶的类型和浓度有关 26 26 观察凝胶中 DNA 的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 26 27 目的基因要进入宿主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导入,另一种是要通过载体的运载作用才能实现。 28 常用的工具酶的种类: 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聚合酶、核酸酶、碱性磷酸酶、逆转录酶 29 目前常见得基因载体有细菌质粒载体、农杆菌质粒载体、λ噬菌体载体、柯氏质粒载体
生物技术导论-食品质量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