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病人的护理定义: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脑膜肿瘤。原发于蛛网膜层的蛛网膜细胞, 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脑膜瘤是一种生长过程缓慢的肿瘤,属良性肿瘤,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 年, 少数病人可长达 6 年之久。产生症状原因是由于肿瘤对邻近脑组织、颅神经的压迫而非肿瘤浸润; 其次是由于瘤体大影响脑部血液回流或阻碍脑脊液的循环与吸收, 因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包括头痛与视力障碍, 晚期可能双目失明。不同部位的脑膜瘤, 使邻近脑神经组织受累, 可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刺激或缺损症状。大脑中央沟区域的脑膜瘤, 常引起癫痫与对侧肢体不完全性偏瘫; 额叶与前颅窝脑膜瘤可出现精神症状; 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与鞍结节脑膜瘤, 均早期引起视力减退或兼有视野缺损; 桥小脑角脑膜瘤出现 5、6、7、8 颅神经损害及小脑损害的症状,类似听神经瘤。脑功能次要区域即所谓哑区的脑膜瘤, 则可能长期不出现症状。脑室内脑膜瘤易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 出现颅内压增高而无明显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一、主要护理问题 1. 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2. 恐惧:与疾病引起的不适及担心预后有关。 3. 自理缺陷: 与疾病引起的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及视力下降有关。 4. 潜在并发症:癫痫、颅内出血、感染。 5.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术中机体消耗及术后禁食有关。 6.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及呼吸道梗阻导致呼吸道分物积聚有关。二、护理措施 1. 术前护理: 胃出血定义(1 )对颅内压增高病人需绝对卧床,给予日常生活护理。(2 )如果发生癫痫,观察记录发作情况,对症处理。(3 )给予术前检查及处置。 2. 术后护理: (1 )饮食指导:应用高热量、高蛋白、富营养、易消化饮食。(2) 用药指导: 术后给予抗癫痫药物, 并嘱患者不可擅自停药。(3 )管道护理:对吸氧管、脑部引流管、气管插管、导尿管等各种管道保持通畅,防止感染。(4 )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出现变化及时通知裔楮。国安医院医学百科网(5) 切口及引流的护理:①位置: 术后早期, 创腔引流瓶(袋) 放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 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术后 48 小时内, 不可随意放低引流瓶(袋)。②速度: 手术 48 小时后可将引流瓶(袋) 放低, 以利较快的引流出创腔内的液体。③引流量和拔管: 若术后早期引流量多, 应适当抬高引流瓶(袋)。引流后 3-4 日一旦血性脑脊液转清,即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6 )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三、健康教育 1. 心理护理: 病人出院后在家属的密切配合下, 主动适应术后生活, 进行心理调整,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积极自理个人生活。国安医院医学百科网 2. 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限制烟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遵医嘱按时、定量服药,不可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以避免加重病情。 4. 康复: (1 )适当休息 1-3 个月后可恢复一般体力劳动。(2 )坚持体能锻炼,劳逸结合。(3 )肢体活动障碍者,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5. 特别护理指导: (1) 癫痫: 易进食清淡饮食, 避免过饱; 不宜单独外出、登高、游泳、驾驶车辆及高空作业;坚持服药。(2 )意识障碍:预防压疮;保持口腔、皮肤、会阴部清洁;留置胃管者,给予流质饮食;同时嘱病人活动肢体大小关节。(3 )神经功能缺损者进行辅助治疗(高压氧、针灸、理疗、按摩等)。(4) 3-6 个月后门诊复查。胶质瘤病人的护理定义: 胶质瘤, 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 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各型胶质瘤中分为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临床表现:髓母细胞瘤为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 2-10 岁儿童。患儿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行走困难、头围增大、颅缝裂开。胶质母细胞瘤为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以额、顶、颞叶为多。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增长迅速, 病人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功能障碍。一、主要护理问题: 1. 恐惧:与疾病引起的身体不适等有关。 2. 意识障碍:与疾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有关。 3. 预感性悲哀: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 潜在并发症:癫痫。胃出血定义 5.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术中机体消耗及术后禁食有关。 6.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及呼吸道梗阻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积聚有关。 7. 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二、护理措施 1. 术前护理: (1 )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2 )如果发生癫痫,观察记录发作情况,对症处理。(3 )给予术前检查及处置。 2. 术后
脑外科护理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