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变迁
陆上丝绸之路是原来将亚欧大陆连接的一条历史要道,它形成于于公元前 2
世纪和公元 1 世纪之间,直至 15 世纪仍保留使用, 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
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道路本由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以
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 经河西走廊到敦煌。 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 南路从敦煌
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 安息,往西到达条支、 大秦;
北路从敦煌到交河、 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
玄
往西经安息到达古罗马帝国。起初它是没有命名
奘
的,当德国地理学家 Ferdinand Freiherr von
西
Richthofen 最早在 19 世纪 70 年代将之命名为
行
“丝绸之路”时,大家就接受了这个称呼。
图
(上图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总图)
:
丝绸之路的兴起:
东
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 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
京
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
国
138 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于途中
立
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
路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变迁-3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