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诵读:石灰吟1.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石灰吟》是鄂版五年级上册的一首铿锵有力的咏物诗。这首诗是明代爱国诗人于谦写的,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灰石不畏“千锤万凿”,不惧“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的石灰造福人间的描写,抒写自己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清白做人的意志和节操。
这首诗据说是于谦12岁在杭州吴山读书时所作,诗中寄托于谦的理想和抱负,如果联系他一生的立身行事,也可以说是于谦一生的自我写照。
学情分析:
1.五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与想象,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2.联系资料是学习托物言志诗很重要的方法。五年级的孩子也有一定搜集信息的能力,但对于资料的选取与整合,仍需要老师的指导。况且,孩子对于资料的阅读都是随性的,但是课标对默读速度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根据字数限定孩子阅读的时间,以求在这样的训练中提高阅读速度。
3.五年级的孩子自读时能初步触摸到诗人潜藏在诗句中的情感。但是,对“托物言志”这一写法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如何让学生在“ 物” 与“ 人” 之间建立联系,真正感受诗人不怕牺牲、忠诚卓绝的意志和节操,使其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的引导。
教学目标:
,理解这首诗歌诗句的意思。
,走进诗境,感悟诗人不怕牺牲、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①预习古诗,有条件的同学可上网了解石灰的烧制过程,《石灰吟》的写作背景,搜集于谦的相关资料。②借助注释,理解于谦不同年龄段的诗句的意思,并读一读。(这些诗句由老师提供)
2.教师准备:课件、微课制作。
教学设计:
一、初读古诗,解诗意
(一).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中国的脊梁——于谦。(出示图像)说到于谦,人们总会想起他12岁时写下的一首诗——(出示)齐读课题。这首诗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重点引导关注“吟”的意思
吟是什么意思?《石灰吟》的意思就是?(赞美石灰)
(二).读通诗句,感受节奏

于谦是怎样赞美石灰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理解诗意

学古诗,光读通读顺还不够,还要读懂诗句的意思。在预习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呢?
重点理解“浑不怕”“若等闲”“清白”的意思。
,学习“凿”字

二、静读古诗,明志向
(一).出示自读要求:
孩子们,石灰是没有生命的,但我们分明能从字里行间触摸到于谦的精神脉搏。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于谦想借石灰来表明自己怎样的人生志向呢?画出关键词句,做简单批注。
(二).全班交流阅读感受
从诗句中,你读出来于谦怎样的志向呢?(生交流,师适时板书)
(三).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这首诗读到这,我们知道《石灰吟》表面上是赞美石灰,实际上是抒发他自己无畏、坚贞、不怕牺牲、清白的人生志向,像

古诗诵读:石灰吟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3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