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政廉政风险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县级财政廉政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政府部门预防腐败的新方式新
途径,财政部门预防腐败必需抓住各项财政权力的运行机制, 加强对
财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进一步完善财政部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建设。本文从财政部门廉政风险产生的诱因, 提出如何加强县级财政
廉政风险防控建设。
关键词:财政廉政 廉政风险防控 机制建设
廉政风险是指出现廉政腐败问题的可能性, 即是指公务人员依附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
财政机关是政府管理资金的重要职能部门, 管理着人民的 “钱袋子”,财政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机关单位。当前,财政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财政腐败案件
的发生,除腐败分子自身的原因外,还应该从岗位危害、制度设计、管理监督上探寻其原因,找到治理腐败的对策和方法。
一、当前县级财政廉政风险存在的现状
一是缺乏廉政思想道德的自觉性。 在实际工作中, 县级财政机关对廉政风险防控不够重视, 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 一些党员干部廉政意识较弱,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并不重视, 认为查找和公开廉政风险点会带来负面影响,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非议” ,因此对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这项任务产生抵触情绪,客观上影响了这项任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缺乏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长效性和系统性。 一些县级财政机关将廉政风险防控作为一项独立的工作,没有将其与其他业务工作、岗位职责等紧密结合起来,没有将其作为一项长久性的工作部署落
实,并且认为廉政风险防控只是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存在“一阵风”的现象。三是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阻力。 在财政部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制定过程中会遭到各方面因素的压力和阻力, 导致一些预防腐败的制度无法制定; 在其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公职人员执行力度不够、 缺乏配合等情况, 使得财政部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制定和执行难度较大。 四是廉政风险防控信息识别能力不强。 县级政府对财政部门廉政风险信息的发现不及时、 收集方法不全面, 信息收集工作没有达到标准化和制度化, 一些苗头性、 倾向性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
二、县级财政廉政风险产生的诱因
財政管理的权力不透明。 财政权力的运行必需透明, 以便于监督管理,否则将存在滥用权力的现象。从财政权力的现实情况得知,在权力界定、权力透明、权力制约方面存在缺陷。则有可能使得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行使权力时发生寻租行为,造成财政资金的流失和损
失。
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 由于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导致中央向各地方的财政收入逐级递减, 最终到县级财政收入有限, 再者目前施行的转移支付体制的缺陷凸出, 即均衡性转移支付与专项性
2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转移支付严重不均衡, 使得诱发财政工作人员产生腐败风险的源头增多。除此之外, 在利益驱动机制下的部门小团体主义、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也是财政人员产生腐败行为的诱
县级财政廉政风险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