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 定律: 在寒冷地区生活的哺乳动物的四肢、耳、鼻、尾均由明显缩短的趋势。交互群落(ecotone) ,交错群落,群落交错区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和强度所决定的,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即交互群落,这种过渡区有宽有狭,存在时间有长有短,交互群落拥有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边缘效应(edge effect) : 保护区的中央或中心区域是可以最有效地保护物种的空间,但边缘地区由于人为干扰等原因而保护功能常受到限制。标志重捕法(recapture method) : 是在野外估计动物种群大小或密度的一种方法。假设:标志动物对其存活不发生影响、标志动物与群体其他个体具有同样的被捕获可能原理: 根据重新捕获个体(n) 中标志个体数(m) 所占比例以及种群中全部已经标志个体数量(M) 来估计种群大小(N) 。伯格曼定律(Bergmann law) : 高纬度的恒温动物比低纬度的相似种类个体要大。捕食模型 Lotka-Volterra predation model 被食者在捕食者作用下种群 N 增长受到抑制: dN/dt=rN- εPN= (r-εP)N 捕食者在被食者存在条件下种群增长: dP/dt=-r1P+ θNP= (-r1+ θN)P 其中:N、P为捕食者被食者种群大小,εθ捕食效率和逃避效率; 若ε=0,被食者完全逃避,捕食效率= 0; 若ε增大,则捕食者对被食者压力增大。食物链(food chain ): 植物所固定的能量在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过程中传递所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网(food web ): 上述能量传递很少形成单线的链状结构,而是形成网状的关系称为食物网。以食物链特点分类: ①捕食食物链,牧食食物链; ②碎屑食物链;③寄生食物链; ④其他食物链。以食物链所在生态系统分类①陆地食物链; ②海洋食物链; ③淡水食物链; ④其他食物链。营养级 trophic level : 在生态系统中,所有处于食物链同一水平(营养水平)的生物的总和。捕食/ 牧食食物链: 以食植性动物牧食植物开始、食肉动物捕食食草动物而形成生态系统能流主线的食物链称为捕食食物链或牧食食物链, 食物链开始时植物一般为生活着的植物。碎屑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 生物死亡后形成的碎屑被动物摄取而起始的食物链成为碎屑食物链。在许多生态系统中,这种食物链是有机物质/ 能量消耗的主要途径。如红树林生态系统土壤、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之一,环境中的物质(元素、水、化合物)由植物的光和作用或动物的摄食进入生态系统,并在食物链中传递,经消费者或还原者将有机物质分解为重新可被植物利用的简单化合物或元素返回环境的过程。生物地化循环 biogeochemical cycle :指地球上的元素或简单化合物循环境—生物群落—环境的途径周转的过程。有气型循环,沉积型循环等。(水循环) 捕食作用(predation) : 两物种共同生活, 其一获利另一受损表现为广义捕食作用,实际上表现多种形式。①狭义或典型捕食作用:食肉动物为捕食者(predator) 捕捉、损伤、杀死并以另一动物为食物(prey) ,如虎捕食鹿特点:一般造成被食者死亡。②食草作用:食草动物牧食绿色植物,如羊吃草。③寄生作用:寄生生物从宿主获取营养,一般不致宿主死亡。④拟寄生者(parasitoid), 寄生蜂将卵产在昆虫卵中,缓慢杀死宿主。层片(synusia) : 是将植物按照种类、生活型进行划分和组合所构成的群体结构划分:①一级层片为同种个体组合(相当于种群), ②二级层片是相同生活型的植物组合, ③三级层片是不同生活型的组合(相当于群落) 特征:①同一生活型的物种在数量、联系程度发展到一定水平才构成层片,②层片具有小环境,并组合构成群落,③各层片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征,其变化形成了群落的结构特征,④群落中的各层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群落中形成优势、伴生、偶见等层片顶级/ 顶级群落(climax) : 演替最终达到稳定阶段, 终点就是顶级,所形成的群落就是顶级群落。先锋群落: 在演替初始阶段首先侵入演替空间并形成的群落为先锋群落。演替阶段(sere) : 也成为系列, 演替过程中的各群落类型都是演替阶段亚顶级(subclimax) : 气候顶级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演替阶段偏途顶级(disclimax) : 强烈而频繁的干扰使演替在达到气候顶级前停留在一个相当稳定的阶段,又称分顶级或干扰顶级,如经常火烧导致演替停滞于某阶段前顶级(preclimax) : 由于局部气候适宜而产生的优越气候区的顶级超顶级(postclimax) :由于局部干热形成的稳定群落单元顶级论(monoclimax hypothesis) :Cowles & Clemen
生态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