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部分课件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第一页,共17页
第一节 婚姻与家庭
一、婚姻
(一)和婚概念及其本质
1.婚姻概念
男女两性依据社会文化设置(法律、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所建立起来的夫妇关系。
2、婚姻的本质
婚姻从形式上看是男女两性的生理结合,但从本质上看,是男女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
第二页,共17页
(二)作为一种社会设置的婚姻
1、婚姻形式
2、婚姻中的配偶数
3、通婚范围
4、婚姻成立的条件
5、婚姻的解除
第三页,共17页
第二节 家庭-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
1、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基础上(包括收养)的亲密合作与共同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
作为生活实体,家庭可以看作是实体婚姻、生育子女、生活共同体三个部分的综合。
第四页,共17页
家庭的历史类型
家庭的历史类型是与婚姻制度的历史演变同步的
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
偶婚家庭;
父权制家庭;
一夫一妻制家庭。
第五页,共17页
三、家庭的功能
经济功能
生育功能
性生活功能
教育功能(社会化功能)
抚养和赡养功能
情感交流功能
娱乐与休闲功能
第六页,共17页
三、现代家庭的结构和类型
1、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分为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两类
婚姻关系
家庭关系
血缘关系
第七页,共17页
2、现代家庭的类型
(1)核心家庭:就是只有父母和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
(2)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3)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
(4)其它特殊的家庭类型:因各种原因导致家庭残缺或不符合主流规范的同居生活群体。如单亲家庭;无父母的兄弟姐妹家庭;跨代或缺代的家庭,如祖孙家庭;单身家庭;
由实体婚姻产生的其它多人共居组合形式,如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家庭;同性恋家庭。
第八页,共17页
3、家庭生命周期
一个社会的家庭结构类型和规模只是一个总的趋势,具体的家庭模式并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结构,而是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的,上述并列存在的几种家庭类型只是家庭生命历程中的不同阶段 。
P·C·格里克1947念提出的家庭生命周期分析模型比较完整的反映了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循环运动过程。
形成: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
扩展:从第一个孩子和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
稳定: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庭;
收缩: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庭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庭;
空巢: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庭到配偶一方死亡;
解体: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
第九页,共17页
四、当代婚姻家庭变化趋势及问题
1、规模缩小,核心家占主导地位
2、很多家庭功能家庭移出家庭之外
3、家庭内部关系由重父子纵向关系到重夫妻横向和亲子纵向关系
4、生育意愿显著变化 ,理想子女数减少,独生子女成为众多家庭的选择
5、择偶标准的变化,注重个人因素趋势在增强,但仍强调家庭背景和经济因
6、理想的家庭模式开始从和谐的成员关系上来理解
第十页,共17页
社会学部分课件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