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海绵城市基础知识学习培训资料.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海绵城市基础知识学习培训资料.docx海绵城市六要素:渗、蓄、滞、净、用、排
1
海绵城市--渗
海绵城市
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水泥,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 自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入。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面 汇集到管网里,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 微气候。而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面、地面铺装材料,改造屋顶绿化,调 整绿地竖向,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1透水景观铺装
传统的城市开发中无论是市政公共区域景观铺装还是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中多数采用 的都是透水性差的材料,所以导致雨水渗透性差,而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 渗透,或通过水渠和沟槽将雨水引流至街道附近的滞留设施中。
2透水道•铺装
传统城市开发建设中道•占据了城市面积的10%-25%,而传统的道•铺装材料也是导致雨 水渗透性差的重要隐私之一,除了景观铺装方面可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之外,还可 以将园区道•、居住区道•、停车场铺装材料改为透水混凝土,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 流,渗透的雨水储蓄在地下储蓄池内经净化排入河道或者补给地下水,减少了直接性雨水 对•面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
3绿色建筑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不仅在于地面,屋顶和屋面雨水的处理也同样重要。在承重、防水和 坡度合适的屋面打造绿色屋顶,利于屋面完成雨水的减排和净化。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屋 面,也可以通过排水沟、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引导雨水进行贮蓄或下渗.
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屋面,也可以通过排水沟、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引导雨水进行贮蓄或下 渗。
2
海绵城市—蓄
即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S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现在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 地形地b后,短时间内水汇集到一个地方,就形成了内涝。所以要把降雨蓄起来,以达到 调蓄和错峰。而当下海绵城市蓄水环节0有固定的标准和要求,地下蓄水样式多样,总体 常用形式有两种:塑料模块蓄水、地下蓄水池。
1蓄水模块
雨水蓄水模块是一种可以用来储存水,但不占空间的新型产品;具有超强的承压能力;95% 的镂空空间可以实现更有效率的蓄水。配合防水布或者土工布可以完成蓄水,排放,同时还 需要在结构内设置好进水管、出水管、水泵入置和检查井。
2地下蓄水池
雨水收集池,由水池池体、水池进水沉沙井、水池出水井、高、低入通气水池进、出水 水管、水池溢流管、水池曝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3
海绵城市—滞
其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 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通过''滞”,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具体形式总结为三种: 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渗透池、人工湿地。
1雨水花园
是指在园林绿地中种有树木或灌木的低洼区域,由树皮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它通过将雨水 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还可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 等过程减少污染。其中浅坑部分能够蓄积一定的雨水,延缓雨水汇集的时间,土壤能够增加 雨水下渗,缓解地表积水现象。蓄积的雨水能够供给植物利用,减少绿地的灌溉水量。
2生态滞留区
概念上来讲生态滞留区就是浅水洼地或景观区利用工程土壤和植被来存储和治理径流的一 种形式,治理区域包括草地过滤,砂层和水洼面积、有机层或覆盖层、种植土壤和植被。 生态滞留区在对于土壤的要求和工程技术上的要求不同于雨水花园,形式根据场地入置不 同也较为多样,如生态滞留带、滞留树池等。

植浅草沟具有输水功能,具有一定的截污净化功能。适用于径流量小及人口密度较低的居住 区、工业区或商业区、公园、停车场及公共道•两边,可以代替•边的排水沟或者雨水管渠系 统。~2m,~,边坡(垂直:水平)1:3~1:4,纵向坡 %~5%。可设置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前作为预防处理。

雨水塘是渗水洼塘即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池塘或洼地进行雨水渗透,补及地下水,雨水塘 能有效地削减径流峰值。但雨水塘护坡需要种植耐湿植物,若雨水塘较深(超过60cm)护 坡周边就要种植低矮灌木,形成低矮绿篱,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整个雨水塘系统还要形成微 循环才能防止水体腐坏。

雨水湿地人工雨水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将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收集的雨水进行集中的净化。而且其 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极其适合海绵城市 建设中多出应用。
4
海绵城市—净
通过土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因此,应

海绵城市基础知识学习培训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3.07 MB
  • 时间2021-11-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