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6 11年表格归纳专题 ,“烧开同样温度的一壶水比半壶水所需的时间长”。(1)根据这一现象他们猜想: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有关,并进一步提出假设,你认为他的假设可能是: (13)。(2 )为了验证以上假设,他们来到实验室,各自用如图 16 所示装置分别对不同质量的水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14)和计时器,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设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表一(水) 表二(水)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与第二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②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以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3) 为进一步研究, 小明和小华又选用煤油重复上述实验, 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设水和煤油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表三(煤油) 在分析比较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后,他们还能得到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2 .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小华、小海和小强同学用 A、B 两个导体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利用改变干电池的节数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①小华按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 将测量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I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或4、5、6中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II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电压相等时的电流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电压相等时,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大小不同。②小海按图 15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根据所接入干电池的节数填入电压值,利用电流表正确表三导体实验序号电压(伏)电流(安) A 11. 50. 12 23. 00. 18 34. 50. 28 时间(分钟) 1234567 质量(千克) 10 20 30 40 50 60 70 升高温度( ℃) 10 时间(分钟) 1234567 质量(千克)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升高温度( ℃)5 时间(分钟) 1 2 3 质量(千克)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升高温度( ℃)5 图 16 A R 1R xSV 1V 2V 测出相应的电流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分析小海的实验过程和方法,你认为他的实验数据是(选填“可信”或“不可信”) 的,理由是。③小强通过加热方式使 A、B两导体都升高一定的温度,按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将测量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四、表五中。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与表四(或表二与表五)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探究串联电路的规律”实验时, 按图 16 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在实验中保持电阻 R 1(10 欧)不变,四次改变电阻 R x,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①小王同学在分析实验序号 1 (或 2或3或4 )中的__________ 列数据及相关条件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②小明同学在分析实验序号 1(或2或3或4) 中的电压表 V 1示数与电阻 R 1 的比值、电压表 V 2 示数与电阻 R x 的比值据及相关条件时,得出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同学们首先进行猜想, 大家一致认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小王同学提出了自己猜想的依据是:根据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 即电阻越长, 电阻越大, 推理得出猜想。小华同学提出了自己猜想的依据是: 根据已经学过的欧姆定律和上面得出的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推理得出猜想。(a )你认为________ 同学猜想的依据是正确的(选填“小王”、“小华”或“小王与小华”)。(b )为了验证有关电阻关系的猜想,同学们又利用原来的电源连接了如图 17 所示的电路。他们用电阻 R 总替换上述实验中的 R 1和R x,则应分别表四表五导体实验序号电压(伏)电流(安) A . 12 . 18 导体实验序号电压(伏)电流(安) B . 40 . 60 . 80 实验序号电阻 R x (欧) A 表示数(安) V 1 表示数(伏) V 2 表示数(伏) V 表示数(伏) 2 100. 3 150. 4 200. 采用阻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欧的电阻作为 R 总;实验时, 眼睛主要应该观察电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明同学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后,又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序号 1 (或 2或3或4 )中的第 2与第4
表格归纳题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