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2.2 集合的运算1.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集合的运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实数的运算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运算,借助韦恩图表示集合的基本运算,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应用价值;
(2)渗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3)体验数学探索的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让学生感受公式体现出来的数学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
集合的交集、并集运算.
【学习难点】
集合的交集,并集运算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易错点】
数轴或Venn图在解题中的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是在以上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集合的基本运算的结果都是集合,因而需要注意运算后的集合需要具备集合元素的三个性质,而当参加运算的两个集合具有包含关系时,集合的基本运算就变成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特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基本运算的概念,也更容易弄清楚这些运算的本质。
学生通过对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概念的学习,对解决一些与集合相关的问题有一定的能力。通过教师启发式引导,学习自主探究完成本节课学从形象到抽象,有一定难度,因而借助韦恩图可以让学生过渡的自然一些,当然,学生也有自主意识强的等特点,都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有利导向。
【教材内容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集合的运算》这部分内容划分为两节课, “集合的交、并运算”是第一节课,这节课是许多知识的切入点和重要工具,比如后面要学习的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就要借助集合的交、并运算。
集合知识是整个高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为高中数学知识提供了一个平台,因而让学生掌握用集合的语言去描述数学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本节的集合运算就给学生运用集合语言提供了基础。本节课,力图让学生通过韦恩图和定义描述对集合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让学生们了解集合的另一个侧面,即集合的可运算性,让学生去体会这个“整体”的运算魅力。体会从数的运算到集合的运算的拓展性过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探究
用Venn图或数轴分别表示下列各组中的三个集合:
(1)={-1,1,2,3}, ={-2,-1,1},={-1,1}.
(2)={},={},C={}.
(3)={为高一(1)班语文测验优秀者},
={为高一(1)班英语测验优秀者},
={为高一(1)班语文、英语两门测验优秀者}
思考:上述三组集合中,集合A,B,C之间具有怎样关系?
学生回答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交集下定义
结合学生归纳、概况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数学建构
1.交集的概念.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为A∩B(读作“A交B”),即A∩B={ x|x∈A且x∈B }
A∪B
A
B
A∪

1.2.2 集合的运算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