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思考:
(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和证明者
分别是谁?
(2)类比推理法与假说—演绎法的结论都正
确吗?
1、萨顿的假说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⑴果蝇
⑵假说-演绎法
内容
依据
方法
P 红眼 × 白眼
F1 红眼
( 、 )
F2 3/4 红眼 1/4 白眼
( 、 )
杂交
①果蝇的杂交实验现象:
♂配子
♀配子
1/2XW
1/2Y
1/2XW
1/4XWXW(红眼♀)
1/4XWY(红眼♂)
1/2Xw
1/4XWXw(红眼♀)
1/4XwY(白眼♂)
②
③验证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④实验结论
3、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现代解释
二、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类型
XY型
ZW型
雄性的染色体组成
常染色体+XY
常染色体+ZZ
雄配子
两种,分别含X或Y
一种,含Z
雌性的染色体组成
常染色体+XX
常染色体+ZW
雌配子
一种,含X
两种,分别含Z或W
后代性别
决定于父方
决定于母方
举例
哺乳动物、菠菜、大麻
等绝大多数生物
鸟类、蛾蝶类等
染色体组的倍数决定性别
在膜翅目昆虫中的蚂蚁、蜜蜂、黄蜂和小蜂等动物中,其性别与染色体的倍数有关,雄性为单倍体,雌性为二倍体。如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的,因而具有单倍体的染色体数(N=16)。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具有二倍体的染色体数(2N=32)。性别决定过程的图解如下:
三、伴性遗传
1、概念
XA
XA
Y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