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白官屯镇冉各庄小学 任久霞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计算方法;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同时结合情境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师:最近我们学习了关于分数的很多知识,老师想考考大家,好吗?
出示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3/4和7/12 2/5和1/3 1/6和3/8 师:同学们还记得通分关键和依据是什么吗?
(1)通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关键:求分母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
出示:1/5+2/5 3/7+2/7 1/9+5/9 4/7+2/7 11/15-11/15 7/12-5/12
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谁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
二、联系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1、师:当今,环境污染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大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有许多,但并非都对人类无益,像纸张垃圾和金属垃圾都是有用垃圾,只要经过一定的处理,便可以变废为宝。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将垃圾分类处理,这样就能达到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请大家看统计图,从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教师选择性地课件出示问题(一):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学生口头列出算式
师:观察算式,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分母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数学与环保关系的角度入手,引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适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三、合作探究 , 自主建构
1、探究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指着算式:+:分母不同,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不能,因为分数单位不同)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1)尝试计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预设: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
②+=+=
③+=+==
④+===
……
(设计意图:“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这句看似十分平常的设问为学生指出了一条思考的路径,就是想办法把它变成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它。在这里安排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让学生在研讨、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集体评价,算法优化。
师:看了这些不同的算法,说说你们的想法.
预设:让学生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