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基础教育规划改革纲要》心得体会
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教师——学习《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杨家浩小学 杨治春 从今天开始我用一天的时间认真听取了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副处长付宜红博士所做的关于“落实《规划纲要》,提升学校品质——从蓝图到现实,我们能做什么”的学术报告,付宜红博士对《规划纲要》的精彩解读,我感慨良深,新的时期如何带好我们八桥中学、提高办学质量和品位固然是我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如何提升我们的教师的快乐幸福感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本人作了一些肤浅思考,想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做一点尝试: 一、培养和打造积极乐观心态,让教师知道快乐幸福的钥匙握在自己手中。 常言道。一个人面对太阳,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如果背对太阳,看到的将永远是自己的影子。这就是说一件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效果。面对同一扇打开的窗子,有的人会欣喜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人则皱着眉头讨厌蚊蝇的到来。也就是说,我们身处的地方,环境、人、事、物都很容易左右我们的情绪,其实,决定快乐的钥匙,在你自己的手中。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工作是繁重、琐碎的,我们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有时我们的确会在不经意间,就受到批评、埋怨,如果就此我们就觉得气愤、满腹牢骚,心灰意冷,就觉得领导没有人情味,家人不明事理。那么久而久之, 1就会对职业、生活产生了厌倦,情绪变得低落,没有进取心,这时的快乐又从何谈起呢。
看来自己得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渐渐的我们就能发现,自己已经处于快乐之中了。 二、热爱学生、学会欣赏、勤奋工作是我们快乐幸福的前提。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做人。让阳光照耀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教师以热爱学生为天职,不爱学生就绝不可能是好教师。热爱学生不只是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只选择了有坚忍不拔精神的柏拉图以育之,更重要的是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何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是检验教师热爱学生、工作态度、教育理念、精神境界的试金石。好学生谁不会教。关键是教“差生”。“即使你的学生让你失望甚至背弃了你,你仍然要爱他们。”我们常说:“爱是永久的主题”。“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教学质量”。渴望关注、渴望欣赏、渴望赞扬是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对于孩子来讲,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欣赏的动作,一声赞扬的话语,远比五彩的服装、精美的食品来得更重要,更能出现奇迹,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应当学会微笑,学会欣赏,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工作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基础的工作,教师应当用自己的智慧、思想和崇高境界,不断给学生增添无尽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或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付出辛苦,付出昂贵代价,勤奋工作。只有以苦为
2乐的人,才能真正领会“幸福”的含义。只有创造了成功业绩的人,才能真正懂得“享受幸福”。教师只有尽到了教师的职责,才能体会“享受教育”或“享受教育幸福”。所以说热爱学生、学会欣赏、勤奋工作是我们快乐幸福的前提。 三、创造和谐氛围,构建温馨大家庭是关键。 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关键在于创建和谐的校园
学习《基础教育规划改革纲要》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