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2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 溯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溯源有一种鲑鱼, 幼小时, 成群游出河源地带, 顺流而下出海, 成熟之后, 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 在那里交配、产卵, 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 不管有多大的阻挠, 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 完成生命之旅, 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 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来自北地, 不管身在哪里, 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 不管栖于何枝, 也能从光热中感任原乡。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措举吗? 人的形体, 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人类在精神上的回溯, 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 而须通过历史、艺文忆的文化潜流, 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 一种文化, 一个种族, 会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曾经在一个宴会里,听一个朋友高谈她游访俄国,为一位俄国老太太带回一份礼物的情谊。她在俄国买到这份小礼物后, 用一张日常俄文旧报包裹起来, 回到美国后, 送到俄国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龄的俄裔老妇人,一眼看到数十年也不曾见到的俄文报页,礼物尚未见到,先哽咽啜泣起来。俄文报对她而言, 代表的是乡土信息, 冲击着她命脉中的文化根源, 封装了数十年的乡愁,一下子崩溃泛滥起来。我自己也曾经有过那样感情泛滥的经历, 那年, 在重庆乘船渡三峡去宜昌。汽笛鸣起, 船起碇开航了。船速渐紧, 但见山城倒驰, 青山后移, 江风呼啸中, 历史山川, 浮沉眼底。一时, 诗的长江, 历史教科书的长江, 民族文化的长江, 全都在血脉中汇流。那样一种浑浊浩圆的情感,将我淹没。我伏在船栏上,久久哽咽,不能自已。那一刻,我是长江,我是中国, 我是那鲑鱼,跃万里河海关山,回溯了本源。有一个朋友,去大陆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迹,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一天, 他在故乡一座花园中, 沿一条石径独行, 踩着转折处一道月门时, 一阵桂花香, 隐约扑鼻。忽然间, 他双眼含泪。当年, 桂子飘香的季节, 老祖父, 肥蟹一碟, 老酒一壶,灯下独酌。幼小的他,站在桌边, ,踮起脚,为祖父斟酒,听祖父说些掌故。海外数十年汲汲, 他不乏物质上的丰盈, 事业上的成绩, 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故园小径,一阵桂香,勾起儿时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海外的侨民, 从中国带来宗祠的传统, 自身的命脉便和宗亲远源相续, 透过文化长流, 便超越时空,连系故土,侨乡也就是故乡了。我们这一代呢?东迁西徙,移居西土, 已无宗祠的归属,就像脱离大海的鱼,没有河源可溯了,只有相濡以沫。我们的下一代呢? (文章有删改) 6. 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人类的归本还源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7. 概括说明文章第 6、7、8 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 8. 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义。⑴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⑵

2012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 溯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gs358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