戥秤的使用和称量
*
戥秤的使用和称量
戥称作为中药调剂的传统计量工具,始于北宋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尽管其结构简单粗陋,科技含量低,已远远不适应现今飞速发展的计量事业,不少专家学者也提出过加以改进和使用现代计量工具的建议,然而在我国目前遍布城乡的大小中医院或综合性医院中药房及经营性的药房药店中,戥称仍是具有不是法定而在实际上具有法定权威地位的计量工具
*
戥秤的使用和称量
精品资料
3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调配处方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方前应检查戥称是否准确,调剂称量误差总重不得超过±3%,帖重不得超过±5%。
*
戥秤的使用和称量
调配中药处方常用的戥称有大小两种,大的主要用于调配一般饮片药物处方,其称量范围在1-500克之间,小的主要用于调配一些细料贵重药和毒性中药处方,称量范围在200mg-50g之间。
*
戥秤的使用和称量
抓药时戥称的正确应用法应为“秤杆不过鼻尖,称砣挂小指端,抓药用前三指”,称量时,称杆放在左手中指端和虎口(合谷穴)上,用右手前三指抓药,靠左手中指和食指的伸屈活动来带动砣绳的进退移动。
*
戥秤的使用和称量
称量顺序一般可按处方上药名的排列顺序进行称取、放置,不得相混,以便于检查核对,注意秤量正确,不得手抓估计。称量时一般采用减重法倒药.即一次秤总量,而后分次倒药,待处方上药叶全部抓齐后,应检查各味药物、药量与处方是否符合,为了便于复核检查倒放时药物,应对体积大的药物,如茵陈、丝瓜络等可先称倒在药盘(纸)的中心,然后将其它药物,按—定方向绕倒其四周,也可先称其他药物,最后称量大体积大的药物,放在它药的上面,对易抛散滚动颗粒性药物,如蔓荆子、苏子等最好最后秤量,倒在它药中间,以免抛散损耗。
*
戥秤的使用和称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换算:
一两=30克
一钱=3克
一分=0.3克
一厘=0.03克
*
戥秤的使用和称量
戥秤的使用和称量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