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态学复习资料22.doc第一章
生态恢复学:研究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恢复机制和管理过程的科学(董世魁, 2009 )
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和丧失、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能力下降。
生态恢复的广义概念(选择)
修复(Rehabilitation) 除去干扰,恢复到原来状态,但不一定是健康状态
重建(reconstruction) :人工建设改良,恢复部分结构功能
再植(Revegetation):通过栽植、播种植被、恢复植被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修补(Remedy):修补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良性发展。
改良(Reclamation):改善立地条件,以便使生物更好的生存或生长。
更新(Renewal):人工维育或改造,促进生态系统更新和发展
更替(replacement ):提供相同立地条件或构建类似生态系统,以代替受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退化类型(填空) 根据尺度大小,分局部生态系统退化、区域生态系统退化和全球生态系统退化
根据生态系统类型,分陆地系统退化、水生系统退化、大气系统退化和人类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退化。
依据成因类型,分为 6种类型
(a、工业废弃地b、采矿废弃地c、垃圾堆放场) 生态退化的原因与过程(填空、选择)
自然干扰(大气干扰、地质干扰和生物干扰)
物理干扰:火灾、冰雹、风暴、雪灾、霜冻、酸雨、泥石流、滑坡、洪水、潮汐、降水等;
生物干扰:捕食、放牧、伤害、取代其它有机体的非捕食性行为、系统中大型捕食动物的消失等
人为干扰:指的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引起的干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影响。属 社会性压力。如污染、森林砍伐、露天开米、米集、狩猎、捕捞、旅游、探险等
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详见课本第九页(简答题、选择题 -刀耕火种属于哪一类退化)
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取决于干扰的强度、
退化过程
持续时監悲
图1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几种 类型示意
(引自包维楷,陈疋恒,1999 >
A-突变过程]B-庶变过徨! C扁变过程;D-间断不洼续过程
突变过程:在受到特别强烈的干扰时,生态系统表现出的退化过程。
特点:干扰力 >抵抗力,时间短,速度快,恢复慢。如火山、采矿
跃变过程:在受到持续干扰的作用下,生态系统最初并未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退化或并未退化,但干扰 的持续、
破坏性进一步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生态系统突然剧烈退化的过程。
特点:干扰持续存在,时间长,前慢后快,恢复时间长短不一。如:陡坡开垦耕地连续种植作物
渐变过程: 干扰持续一致,作用时间长,退化速度逐渐加重。如污染胁迫下水体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草地 持续过牧
间断不连续过程: 在周期性干扰作用下,生态系统表现出的退化过程。两次干扰间隙,系统有一定恢复。如热 带雨林的轮歇、刀耕火种下的土壤退化
复合退化过程: 退化过程表现为上述几种类型的组合变化 。如西南亚高山暗针叶林 -砍伐(突变)——红白刺灌 丛或箭竹灌丛 / 或者逐步恢复(渐变)。
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表达方式(选择题)
轻度、中度、重度、极度或 1、2、3……等级来表示。
自然恢复、人工促进恢复、重建恢复
将退化程度和生态系统的演替阶段联系起来确定。如:次生演替退化 生态系统退化诊断途径(简答题)
生物途径:生物数量、种类组成和结构、生产能力,如土壤微生物、动物、植物根系等
生境途径: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
c•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途径:环境服务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生产服务功能
:景观组成、景观结构等
e•生态过程途径:种群动态、种子传播、捕食者和猎物相互作用、养分循环等
生态系统退化诊断方法(简答题)
单途径单因子诊断法:选定某个诊断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诊断的方法,例如指示生物(外来种标志着发展演替 的方向);
1 )以 SO2 污染监测为例: 附生植物: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壳鞘状地衣 ;
动物监测:敏感性次序(金丝雀,狗,家禽)
2)以水体污染的植物监测: 藻类更替。轮藻—硅藻—绿藻 --- 蓝藻
单途径多因子诊断法:用一个诊断途径的多个指标进行诊断的方法;
多途径综合诊断法:(生物途径;生境途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途径;景观途径;生态过程途径 )选用两个或两
个以上诊断途径的指标进行诊断的方法。后两者均需要建立指标体系,利用数学分析甚至建立模型的方法来进
行诊断。
退化生态系统特征(简答题)
1 )生物多样性变化
2) 层次结构简单化
3) 食物网结构变化
4) 能量流动出现危机和障碍:系统总光能固定的作用减弱,能流规模降低,能流格局发生不良变化;能流过程
发生变化,捕食过程减弱或消失,腐化过程弱化
恢复生态学复习资料2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