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照相技术及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介绍了宏观照相的有关技术和操作方法,对宏观照相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对要求作宏观照相的试样,应保证组织和缺陷清晰。 先用肉眼或放大镜详细观察试样,判断哪些特征最为重要,哪些特征无关紧要, 初步确定拍摄区域。 根据试样的大小,选用照相仪器,对较小的试样,可用外拍机进行宏观照相。 3照相操作 照相准备 将照相的试样放置平稳,最好用白纸或白布作背景。如果照片中需要一个比例尺, 则还应该在试样的旁边(在试样被照面的同一平面上)放置一个标尺。 相机和照明灯光的安装 若使用显微镜进行宏观照相时,相机的安装,应按照《显微镜使用操作规程》中有关说明进行。 若使用外拍机进行宏观照相时,相机的安装和使用应按照《外拍机使用说明书》进行。 照相灯光应是可移动和调节的。 调焦 开打相机光圈,通过调节相机位置,使在相机的毛玻璃板上成像。 调节相机的位置、高度和方向,对准所要拍摄的区域和特征,并使成像大小适当, 如有放大倍数要求,还应调节像的大小,使之与要求的放大倍数一致。 调节灯光的强度和照射角度(灯光照射角度的调节十分重要,一般腐蚀切面的照相最好使用垂直照明来拍摄),使成像的细节全部清晰显示,且各处亮度均匀。 曝光 调节光圈大小,以满足景深要求和光的强度。 确定曝光时间。曝光时间一般根据经验而定。它与光的强度和成片类型等因素有关。 闭上快门,安装底片盒。底片的安装,应按照《暗室操作规程(一)》进行。 轻轻拉开底片盒的暗盒板。然后开启快门,进行曝光拍照。 待曝光完毕,立即推进底片盒的暗盒板,并取下底片盒,准备冲洗底片。 拍摄完毕,关闭照明灯光。 底片的冲洗 经曝光后的底片,应及时进行冲洗。 其显影、定影操作方法,应按照《暗室操作规程(二)》进行。 底片的印相、放大操作方法,应按照《暗室操作规程(三)》和《暗室操作规程(四)》进行。 4结束工作 照相完毕,取下镜头,并放入干燥皿中。 拆卸相机,并将各种照相器具放归原处。 清理工作场地。暗室技术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介绍了有关暗室的一起仪器、溶液、相纸等用品。 2仪器与设备 印相记(曝光箱) 放大机 上光机 定时器 安全灯 3底片与相纸 底片通常用公元 GB21 。全色胶片,其规格为 120×165mm 。 相纸 印相纸 放大纸金相用纸通常为 2#、3#、4#大光面印相纸。 3显影液与定影液 显影液显影液通常用 D-72, 其配方为: 蒸馏水( 50℃)750ml 无水亚硫酸钠 45g 对苯二酚(海德尔) 12g 无水碳酸钠 菲尼酮 溴化钾 加冷水至 1000ml 定影液定影液通常用 F-5 酸性坚膜定影液。其配方为: 甲液 蒸馏水( 60-7 0℃)500ml 硫代硫酸钠(结晶海波) 240g 加水至 800ml 乙液 蒸馏水( 50℃) 120ml 无水亚硫酸钠 15g 28% 醋酸 48ml 硼酸 硫酸铝钾(钾钒) 15g 加水至 200ml 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即为定影液。 5其它用品 塑料盒 竹夹 裁纸刀暗室操作规程(二)底片的冲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底片的显影、定影的操作方法,进行底片的冲洗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准备工作 配制显影液和定影液。其配制方法及其成份,请参照《暗室技术》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将事先配制好的显影液、停影液和定影液分别倒入干净的塑料盒中,并按顺序排放在水池台上。 插上安全灯插头,将安全灯置于绿色光挡。 将已曝光的底片暗盒置于顺手的位置。 关上暗室门,关闭电灯。 3冲洗操作 先适应暗室,使眼睛能看到安全灯的微弱绿光,以便观察底片颜色深浅。 拉出暗盒遮光板,取出曝光底片。注意手不要触摸底片的药膜面。 显影 将底片放入盛有显影液的塑料盒中,药面朝上,并不时地用竹夹使之轻轻移动。 若有多张底片,须一张一张放入,以防
金相分析操作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