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
文化与经济政治
*
世博会的由来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文化与经济政治
*
精品资料
3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文化与经济政治
*
中国企业联合馆展馆外观模拟
中企馆主题为 “中国种子”,将携中国优秀的民族企业和品牌,第一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在海外世博会集中亮相
文化与经济政治
*
2010“东方之冠”的中国馆
文化与经济政治
*
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
文化与经济政治
*
郑观应,在众多中国近代史与中国近代思想史着作中,都被作为早期改良主义思潮代表人物之一而加以历史定位。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郑观应也是一位从事近代实业开拓、经营、管理的实业界前驱;在中国启蒙运动发展中,郑观应又名副其实地是一位最先全面触及启蒙思潮各项基本问题的启蒙运动前驱。作为实业家,郑观应的启蒙思想酝酿、成形和发展,便具有自己亲身实践的丰富经验与坚实基础;作为启蒙思想家,郑观应的实业活动便具有明晰的目标与开阔的视野。
澳门特区纪念郑观应诞辰一百六十周 年邮票
文化与经济政治
*
探究一:
情景一:1893年,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的设想。1910年,南阳劝业会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应在不久的将来举办“全球大博览会”。对于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些设想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改革开放30年综合国力的充分体现。没有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中国无法举办如此规模的盛会。上海世博会被称为“史上最贵的世博会”, 直接投资为286亿元,如果加上配套建设投资,财政支出可达3000亿-4000亿元。
经济是基础, 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 所决定。
文化与经济政治
*
文化与经济政治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