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 城市建设.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城市建设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主要了解古代城市建造特点及发展阶段,及历史上出现的宏伟壮丽的城市。(二)考核知识点 1、概说 2、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3、地方城市的建设(三)考核要求 1、概说掌握:( 1)中国古代城市的三个基本要素( 2)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了解:( 1)城市集中表现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成就。 2、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掌握:( 1)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三种类型(2)隋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3)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了解:( 1)汉长安的建设( 2)南朝建康的建设(3)宋东京的建设(4)明南京的建设 3、地方城市的建设了解:( 1)地方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 2)明清西安城(3)明代的松江府城( 4)清代巴县(重庆)平面(5)山东登州府、蓬莱水城中国在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复归,隋唐完成此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 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称、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性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第一节概述一、中国古代城市基本组成(三要素): (1)统治机构(宫廷、官署) (2)手工业和商业区(3)居民区二、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 (1)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以及夏商、周三代; (2)里坊制确立期:春秋~汉; (3)里坊制极盛期:三国~唐; (4)开放式街市期:宋代以后。三、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积累的经验: ( 1)城市选址:重视解决水源、漕运问题。 ( 2)城防安全措施:设置城、郭;宫城、皇城、外城。 ( 3)城市道路系统:以南北向为主,呈方格网状布置,宋以前土路, 以后出现砖石路面。 ( 4)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佛教寺院、郊区风景区(唐以前)~瓦肆 (两宋时期)~戏台普及(金元以后). ( 5)都城绿化 ( 6)城市防火:设立军巡铺、望火楼~钟鼓楼(元以后) ( 7)城市排水设施:下水道、沟渠。四、城市规划理论 ( 1)《考工记》营国制度和规划方法; ( 2)《管子》的城市规划理论. 第二节: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一、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大致有三种: 1、新建城市:早期先秦诸侯国都城和王城。 2、依靠旧城建新城:汉长安(傍秦咸阳旧城)、隋傍西汉后周建大兴城等。 3、在旧城基础上扩建:北宋东京、南宋临安、明南京、明北京二、都城建设的特点 1、特点: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切围绕着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而展开。 2、表现: 在建设程序上先宫城、皇城,然后才是都城和外郭城; 在布局上,宫城居于首要位置,其次是各种政权职能机构和王府、大臣府邸以及相应的市政建设,最后才是一般庶民住处及手工业、商业地段。三、实例 1、汉长安的建设 ,主要宫殿未央宫偏于西南侧,正门向北,直对横门、横桥,形成一条轴线。 7座城市,供强行从各地迁来的富豪居住,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 “八街九陌”之称。 2、北魏洛阳、南朝建康的建设 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安阳)。 洛阳城有外郭、京城、宫城三重。宫城位于京城之北,京城居于外郭的中轴线上。 官署、太庙、社稷坛和灵太后所营建的永宁寺九层木塔,都在宫城前御道两侧。城南还设有灵台、明堂和太学。 市场集中在城东的洛阳小市和城西的洛阳大市两处,外国商人则集中在南郭门外的四通市,靠近四通市有接待外国人的夷馆区。此外,郭内还有一些专业性的市如马市、金市等。 南朝建康城按地形布置,形成了不规则的布局, 因此地形对城市布局起着明显的作用,这是建康城市规划的特色。 3、隋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隋大兴城的设计者:高颖、宇文恺。城建革新之处: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特征: 规划大体仿照汉晋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但更规整。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贵族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 “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是国际贸易中心,东市有 120 多行商店和作坊;里坊大小不一;长安城的庙宇多,戏场少,风景区只有曲江一处。长安城街道宽,都是土路,街旁植槐树,开排水沟沟外是高而厚的坊墙。因此长安城的街道两边全是一望无际的槐树行列和夯土墙,街景单调。城市排水运输方面也不理想,曾出现漕运不通,粮食缺乏,米价飞涨的现象,后者最终酿成放弃长安和

2 城市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