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
物理·新课标(RJ)
第一页,共36页
第二章┃声现象
物理·新课标(RJ)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例如敲鼓时鼓面 发声;水相互撞击或撞击石头 发出叮咚声;吹笛子时笛子中的空气柱 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它可以在
中传播, 不能传声。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上课时,我们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是依靠 传播到我们耳朵的;土电话是依靠连接的细线振动传播声音的,说明 能够传播声音;钓鱼时,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
振动
振动
振动
振动
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
声波
空气
固体
第二页,共36页
第二章┃声现象
物理·新课标(RJ)
说话声吓跑,说明 能够传播声音;将真空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闹钟的声音会逐渐 ,可 推理 得到: 不能传声。
3.声速: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敲击一根长的金属水管,我们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通过 传播的,第二次是通过 传播的,第三次是通过 传播的。
4.回声:一个同学向一座大山大喊一声,经过2 s听到回声,则该同学距离大山 m。
液体
变小
真空
340 m/s
快
金属管
水
空气
340
第三页,共36页
第二章┃声现象
物理·新课标(RJ)
5.声音的特性:是指声音的 、 、 ;它们分别由 、 、 决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依靠声音的 来辨别的;“低声细语”中的“低”指的是声音的 。
6.噪声:周杰伦的歌曲从 角度来说是乐音,但是如果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歌曲就成了 ,这是从
的角度来说的。
7.噪声等级划分:人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音调
响度
音色
频率
振幅
发声体材料及结构
音色
响度
物理学
噪声
环境保护
分贝
0
50
70
90
第四页,共36页
第二章┃声现象
物理·新课标(RJ)
8.减弱噪声的途径:摩托车消声器的作用是
;城市道路隔音板的作用是
;工人戴防噪声耳罩的作用是
。
9.声的利用:声的主要利用是:利用声来 ;利用声来 。通过“B超”了解胎儿发育状况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的;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的。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信息
能量
第五页,共36页
第二章┃声现象
物理·新课标(RJ)
典例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发声体振动停止,发声不一定停止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第六页,共36页
第二章┃声现象
物理·新课标(RJ)
[解析] D 物体振动,不一定听到声音,还需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A错误;发声体振动停止,物体就不能发声了,故B错误;“软木”属于固体,但声音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
知识规划
①听到声音的条件:一是发声体振动;二是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三是有健康的耳朵。②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反射形成回声。
第七页,共36页
第二章┃声现象
物理·新课标(RJ)
典例2:声音的特性
例2 管乐器可分为笛类、簧管类和号类三种。它们实际上是靠管子中的空气柱作为振动物体的。它们音调的高低决定于空气柱的振动频率。经过研究,弦的振动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有关,如图2-1所示是长笛的示意图,在A、B、C、D、E、F这六个孔中,松开A和松开F这两个孔的手指头,哪个音调较高?为什么?
第八页,共36页
第二章┃声现象
物理·新课标(RJ)
[答案] 松开A孔的手指头时音调高。因为松开A孔时,空气柱
初二物理声现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