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悲_感悟人生《关于慈悲》
去倾听,放下所有评判
前两天站完桩,头脑浮现两件往事
一是大概我五、六岁时,拉着爸爸的手走在家附近的一条路上,忽然旁边出现一个衣衫褴 褛的妇人,怀里抱着一个瘦弱的孩子,旁边一个大些的攥着她的衣襟,她拿着一个脏兮兮空碗, 向行人讨饭,还听到她向周围三三两两围靠的人说家乡安徽发大水逃荒出来。至少仍清晰记得 小小的心脏似被重重撞了一下,不由自主拉紧父亲的手,抬眼望着爸爸(如果有摄相机我想是 能捕捉到其中的哀伤、企求和怜惜的),爸爸的反应:哼,有力气不劳动,丢人,拉着我的手 走了。然后,我听到悲伤洒落一地的声音。
另一件是儿子 9 岁那年,上海颇有寒意的初春晚上,九点多,我们从家附近家乐福购物
回家,一路上母子俩个说说笑笑,拐进紫槐路走一半时,儿子的步伐明显减慢且频频侧视(我
走人行道里面),之后轻轻碰了碰我(我两手拎着购物袋)指着一旁骑着黄鱼车卖花的老人说:
妈妈,这么迟了他还有那么多的花没卖掉,我们去买下吧,孩子渴求的眼神没让我慢下脚步,
冷风和重物反反而加快了脚步:儿子,太迟了,我们赶快回家吧
儿子,妈妈这天想问你:那个夜晚,你的忧伤是不是也掉了一地?十年过去了,妈妈想和
你郑重说句:对不起。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妈妈愿意放下购物袋,蹲下来,搂着你的小身子说:
好吧,看看我们能为那个老人做些什么吧。
写完这篇,突然有个觉察,好像和自己心中的那个小女孩做了一个完型。还觉察到,可能
儿子都忘了这个事,是我自己一向放不下那个小女孩。似乎看到那个小女孩一向有个愿望:有
人能蹲下来搂着她,问她你有什么心愿,看看我们能一齐做些什么。
另外一个觉察就是:可能有时候最大的慈悲先不是具体去做些什么,而是去倾听,放下所
有评判,去听对方内在真实的声音。
2
对自己慈悲
2009 年,先生因工作需要调北京共计三年。第一年两地分居,刚开始他每每周五晚上回
沪,周一大早赴京,一向喜欢有人接送的他,自然点差我为司机,但其实我是不喜开车且厌恶
去机场。有个周五好像是元旦前夜从家去虹桥接机,因堵车如蚁行了整整二个小时,空气不好
不敢开窗几近窒息。回来还是暴堵,同时焦虑围棋班下课的儿子来不及接,一路抓狂到要发疯。
而每周一送机去虹桥(也不知当时为什么基本都买虹桥)都会碰到早高峰,对血压不稳厌
烦开
关于慈悲 感悟人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