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村组干部待遇的调查与思考.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我县村组干部待遇的调查与思考- 村组干部作为国家最基层政权的行使者, 在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组干部待遇的高低事关切身利益, 直接影响到工作效能和作用发挥。近期, 我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 进村入户, 深入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发现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 ** 县村组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日渐突出,直接影响到村级政权和村组干部队伍的稳定,探索建立村组干部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已经成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一、我县村组干部待遇落实现状 1、村组干部基本情况。全县共有 42 个行政村、 305 个村民小组, 在职村组干部 491 人, 其中村干部 186 名、组干部 305 名。村组干部设置上, 绝大多数乡镇按村组人口规模和地域分布,因地制宜、因事设岗,村干部设支部书记、村主任、文书、妇代会主任等 4—5 职, 组干部设村民小组长、妇代小组长 2 职。 2 、村组干部工资水平。 2005 年,全县村干部平均月工资 243 元、组长平均月工资 80 元。村干部工资最高的是东山乡南厢村,平均月工资达到 800 元,最低的是西江镇北山村, 平均月工资仅有 180 元,月工资相差幅度达 620 元。 3 、村组干部工资构成及来源。全县村组干部的工资结构普遍由基础工资+效益工资构成,基础工资全部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每月在 150 元左右;效益工资因乡情、村情、组情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取决于村组集体经济效益,这是村组干部工资悬殊大的真正原因。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村组干部待遇低,干部队伍不稳定。通过合村并组等农村配套改革, ** 县共减少行政村 7个、组 56个, 减少村组干部 87人。因村组干部的大幅精减, 使在职干部的工作量明显增加,村组干部由“半脱产”变成了“全脱产”,而大部分村干部工资日均不足 10元、组干部日均 3元。由于待遇低, 村组干部普遍认为当干部不如种地, 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村组干部辞职离岗,特别是组干部出现了一年一任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村组干部队伍的稳定。 2 、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渠道狭窄。农村税费改革前,村组干部工资由“三项提留”承担,另外还有村办企业和部分水电费代收返还等收益,干部工资有一定保障。税费改革后, 村办企业全部出售和租赁、承包经营, 大多数村组租赁田转为计税面积, 少数村组保留了部分租赁田,但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租赁田亩均租费也相应降低,使 95% 的村组失去了增收实体,加之村组历史债务沉重,转移支付量小,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3 、村级办公费用增大,正常运转难以保证。农村税费改革后,分税制体制逐步规范, 财力层层向上集中, 事权却层层下移, 村组承担着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益事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任务落实、农民增收等项工作,行政成本逐年增大,加重了村组运转负担, 村干部摩托车燃修费、手机话费常年没有着落, 个别村组干部的绩效工资也用于填补办公费用支出。即便如此, 仍难以维持村组正常运转, 拖欠村组干部工资的现象时常发生。 4 、就医养老无保障,后顾之忧难解决。一是县乡财政困难,无财力为村组干部统一办理就医和养老保险; 二是国家暂无相关政策, 为村组干部办理各类保险缺少政策依据; 三是村组干部流动性较强,续保难度很大。因此,全县村

对我县村组干部待遇的调查与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