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深化“双基”和安全质量标准化两项建设, 提升矿井现代化装备及管理水平, 增强矿井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能源综合利用, 实现安全高效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及枣庄市煤炭局下发的《关于推进全市煤矿现代化矿井建设的指导意见》( 枣煤字〔 2008 〕 181 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煤矿实际,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观,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以安全高效为目标, 以提升矿井现代化装备和管理水平为重点, 以基层区队建设为突破口, 以装备先进化、科技领先化、素质优良化、管理科学化、培训实效化和文明和谐化为主要内容,努力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进程。二、工作原则(一) 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矿井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万米掘进死亡率符合上级要求, 千人重伤率低、非伤亡事故少;直接工效和全员工效保持同类型矿井先进水平。(二) 坚持“学创结合”的原则。矿组织有关人员分期分批外出考察调研、学习借鉴现代化矿井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矿实际进行创新提高。(三)坚持“分类推进”的原则。根据我矿的实际,决定分三个层次、三个阶段进行开展活动。** 煤矿在装备、管理方面处于同类型矿井领先水平,应第一批达标。三、奋斗目标在十二五期间, ** 煤矿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化示范矿井。四、建设内容(一) 装备先进化。一是采掘机械化。根据矿井开采条件选用先进适用的采掘机械装备, 我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全部达到 100% ( 机采产量), 矿井在条件允许时, 适当装备综采工作面; 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达到 100% 以上, 其中矿井综掘机械化程度达到 80% 以上( 机掘进尺)。二是监控数字化。矿井形成环绕全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 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工业电视监视、井下人员定位、井下无线通讯、瓦斯智能巡检等系统, 并根据灾害情况装备束管监测和顶板压力监测系统。三是控制自动化。具备条件的矿井安装皮带运输、供电、排水、通风、压风自动化系统, 实行地面远程控制, 实现井上、下中央变电所、泵房、通风机房、压风机房无人值守。四是辅助运输高效化。根据井下实际选择使用连续化辅助运输设备, 减少运输环节, 提高运输效率。(二) 科技领先化。一是积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创新机制较灵活, 矿井科技活动经费占原煤销售总收入的比例达到同类型矿井领先水平; 二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加强对下覆含水层、及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 和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三是制定奖励制度,鼓励本单位员工在各级专业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四是鼓励员工自主创新,支持各单位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经济效益的实用成果要进行重奖, 形成“追求创新、勇于创新”和“创新得实惠、创新受重用、创新有作为”的工作氛围;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矿井设立企业网站或网页,建立内部局域网、自动化办公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三)素质优良化。一是矿级五职领导及副总工学历、资历、职称、任职资格和安全资格符合上级规定; 二是中层干部、班组长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学历、工作经历符合规定, 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三是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生产定员比例符合要求, 主任工程师、主管技术员
现代化矿井建设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