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名师风采 感受课堂魅力
第十六届小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有感
城南镇中心小学 刘芳
五月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芳香的季节。19日早上6点,城南镇中心小学的二十多位中青年语、数教师,乘着大巴车来到省城合肥的行知学校,参加第十六届小学语文、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行知小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一个批发市场的后面,通过手机导航七拐八绕地到达目的地。一进校园,就被整个校园的文化布置深深吸引。学校以传统经典、古代先贤、近代伟人、现代科技、名言警句、哲理故事为主,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上午,我们领略了贲友林老师执教《圆的认识》和讲座《数学课堂:把门打开》,它简约、智慧、大气,是一节朴实的好课。下午,全国小数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强震球老师提供了示范课《认识厘米》和讲座《“从约定到创造”谈教学设计》,强老师通过看、比划、想、找、生成尺子、量、估,把厘米长度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同时也把新课标倡导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最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深深刻在了听课教师的心中。我对贲友林老师的这节课感受颇深,原来不借助多媒体数学课也能上得这么有声有色。
一、以课前“研究学习单”为线索,勾勒课堂教学程序,简洁有效,既呈现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又把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贲老师从对十年前的《圆的认识》教学的思考,呈现了今天这样一堂不用课件的“家常课”。这种思考就如他报告中所说的“把随堂课上成研究课,把研究课上成随堂课。
”上课伊始,贲老师先呈现了《圆的认识》研究学习单。学生课前自主探索用圆规画圆。并让学生叙述:关于“圆”,我知道……。于是,一方面,学生用圆规画圆的“好奇”会促使学生用圆规试一试、画一画,只是可能画得不“好”、不熟练;就如一学生上台展示时第一次就不成功,第二次成功画出了一个圆。当然,他们在画圆中并不一定能将画圆与圆的特征的认识联系起来,他们很纯粹地在“画”,从而为教师的有效调控提供可能。另一方面,提供了学生对圆的先前经验,有学生说:“我知道半径(直径)有无数条”,“外圈是圆的周长”……这种经验为课堂的研究与展开提供可能。
其二,通过一组关联的画圆,深化对圆的认识。学习单的第二题,教师要求学生先想一想怎样画,再画一画。(1)点A在圆上,(2)点A、B在圆上,(3)点A、B、C都在圆上(先在图中标出C点,再画出圆);这种层层递进的组题,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并深化了对圆的认识,实践应用着圆的特点和性质。
二、教师赋予“画”以认识圆的意义与功能。审视画圆的过程、方法与注意点,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圆的特征,在画圆中进一步认识圆。
我们都知道,“做中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感悟、理解知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获得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贲老师以“画圆”为课堂教学的“主线”,通过“画”将圆的认识中有关知识有机地衔接起来,不仅达成了教学目的,而且丰富、拓展了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学习单”要求,展示学生画图的作品。通过评述画圆的作品,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等。于是,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睿智地引导到
“定点”、“定长”,在画圆的过程中,经过师生交流,明确了半径、直径的意义;并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画圆的体验,留心观察,画圆时注意
合肥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