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是什么“规范宪法学”.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是什么“规范宪法学”
2

———————————————————————————————— 作者:
———————————————————————————————— 日期: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标准宪法学〞是什么
  一、引言:从“什么是宪法学〞谈起
 所谓宪法学,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宪法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学。 然而这里所说的“宪法现象〞其实具有复合的构造,个中蕴含着纷繁复杂、斑驳陆离的要素。根据日本原“京都学派〞宪法学家们的观点, 这一“宪法现象的逻辑构造〞主要包括了以下四大要素:
 1、宪法标准:主要包括宪法典、宪法性附属文件、宪法判例等;
  2、宪法意识:其中包括宪法学说、宪法思想以及人们的宪法感觉等;
 3、宪法制度:指的是根据宪法标准、并为了将宪法标准付诸实现而被组织出来的国家的代表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地方政权机关等机关装置的有关制度;
  4、宪法关系:围绕标准、意识和制度三要素所展开的特定社会关系。
在上述四大要素中,宪法标准显然乃处于轴心的地位,而其它三大要素那么根本上均围绕着这一轴心而展开。当然,这并不是说宪法标准是一种本原的东西,其它三大要素均是其派生的现象。实际上正如人们的经历所可以证实的那样,后者这些要素往往对宪法标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结果最终都必须凝结为宪法标准的内在要素才具有意义,否那么就不可能构成所谓的“宪法现象〞。正因如此,如果严格地从标准科学的角度来说,宪法学的主要对象就不得不被限定于既定的、实在的宪法标准。[5] 这里所言的宪法标准,不仅指的是那些构成宪法典的具体条款,而且主要指的是那种综合意义上的宪法标准体。德国历史上的国法学 (包含德国的传统宪法学)即基于这种立场而演绎到了相当极致的程度。当然,在法律实证主义的影响下,这种宪法学曾经在极致的理论形态中走向了极端,以致于将一切政治、历史、伦理等角度的考量统统作为“非法律学的东西"而加以鄙弃。这一偏向早已在国际宪法学界中受到了驳难,如今人们大多倾向于认为,为了系统地、全面地认识宪法现象,毕竟有必要把驳杂多样的宪法现象全部纳入宪法学的视野之内,以便彻底地解明这些对象的关联构造。这就是所谓〞社会科学的宪法学"的根本立场。
3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长久以来,我国宪法学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曾一度处在与国际宪法学界相互隔绝的封闭状态之中,但所幸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指引下也同样达至了上述的认识。然而,在此过程中人们似乎又把这种认识推到了矫枉过当的境地,即把宪法学之作为“社会科学"的定性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以致于走向了另一种极端,那就是仅仅只致力于探究那些围绕着宪法标准而展开的诸种社会性的要素,而不屑于细致地剖析在宪法现象的逻辑构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宪法标准本身。时至今日的中国,注释宪法学之受到鄙薄、政治学和法理学等其它学科即使以〞粗放型"的宪政研究也就足以轻易地替代了宪法学的劳作等迹象,从侧面上明证了一个可谓之以“宪法学之悲哀"的情势。
 之所以说是一种悲哀,是因为一旦无限度地扩展并倾斜性地关注宪法学研究的周边对象,而不力图将认识的聚焦点设定于宪法标准之上,那么往往有可能在所谓“科学的方法论"的旌旗下踏入了将事实与价值单纯地加以相提并论、甚至混为一谈的误区。在这一点上,我国迄今为止的法学研究已经留下了足够深刻的教训。曾几何时,人们坚信自己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已经深刻地“透过"了宪法标准而看到了其内部所蕴含的〞阶级性"的本质,但其实恰恰无视了对宪法本身的标准构造、标准内涵、标准效力以及标准运作状况等方面的精微湛密的探究。
  二、标准宪法学的第一层含义
 有鉴于此,以笔者陋见我们必须让宪法学返回标准,具体地说就是返回到适度地接近标准主义( Normativismus <德>〕 、但又不致于完全退到法律实证主义的那种立场。立足于这一立场,宪法学的核心任务应该在于探究宪法标准,而

是什么“规范宪法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pod0a
  • 文件大小118 KB
  • 时间2021-11-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