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降水目的与要求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简述五、井点布置及技术要求六、管井成井施工要求七、降水方案及管理人员组织八、地面排水九、工程量及工期十、安全开挖施工十一、降水应急措施十二、降水井封井措施十三、其它一` 、工程概况北大街西起滨河东路, 东起建设北路( K7+390-K8+300 报告中定为东段) 全长 910 米。由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并提交了勘察报告。拟建筑物东段的初见水位 - m 之间,静止水位 - m 之间,所需降水采用放坡开挖。二、编制依据 1. 主要依据: 北大街改造道排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2.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PBP258-97 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 ( 18-9 ) 4. 《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手册》 5. 《公用用水管井技术规范》 6.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中国建筑业出版社三、降水目的与要求 1. 保证在基坑开挖期间地面保持干燥状态,保证基础施工正常进行。 2. 不影响该施工场地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及正常使用。要求:保证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将地下水位降至沟槽底以下 1 米。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简述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钻孔揭露地层情况, 并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剖面图,拟建场地的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与孔隙潜水的混合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管道渗水的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幅不明显。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揭露地层情况, 拟建场地土在勘察深度范围内主要由第四纪全新统晚期沉积的杂填土、中液限粉质粘土(粉质粘土) 、砂类土等构成。现将拟建场地的岩土构成与工程特性叙述如下: ①层,路面结构:为现状道路路面,表层为厚 15cm 的沥青,下部为含砾石、水泥、砂粒的水稳层, 厚度约 10cm , 水稳层下为矿渣, 厚度约为 30cm 。该层厚度介于 ~ 之间, 层底埋深介于 ~ 之间, 层底标高介于 ~ 之间。②层填土( Q 4 2ml) : 杂色。以低液限粉土(粉土)为主,含有碎石、煤屑、灰渣、砂类土等。稍湿,结构较为密实,成份不均匀。该层厚度介于 ~ m 之间, 层底埋深介于 ~ m 之间, 层底标高介于 ~ 之间。③层,低液限粉土(粉土)( Q 4 al+p1 ) :黄褐色。含云母、煤屑、氧化铁铝等。湿,密实,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度低。该层含水量平均值为 % , 孔隙比平均值为 . 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原始锤击数介于 ~ 击之间, 平均值为 击, 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介于 ~ 击之间,平均值为 击。该层未揭穿,揭露厚度介于 ~ 之间。五、井点布置及技术要求井点布置:按 1000 米计算,井位布置在两沟槽中间,井距 15 米左右。技术要求: 降水井的成孔直径为 600mm , 井径 400mm 。井底 做沉砂管,井管使用无砂管,外包 80 目纱网,井管间用竹片连接, 并用铁丝绑扎牢固, 井管与孔壁之间填 4-5mm 的碎石滤料,滤料不均匀系数小
北大街降水方案报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