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比大小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比大小》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17-1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出示课本情境图:小猴子分水果
师:今天,小猴子们摘了很多水果,忙坏了。我们看看有几只猴子?它们摘了什么水果,各有几多少?(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1)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让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摘了这么多的水果,到底哪一种水果比较多,哪一种水果够分,哪一种水果不够分,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3)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让学生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1)、独立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比较大小。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设计意图:借助小猴子分水果的场景引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2、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
  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

比大小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1-11-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