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连州地下河旅游导游词.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连州地下河旅游导游词.docx连州地下河旅游导游词
讲解线索 : 【地理位置】—【岩溶】—【陆地层 ( 溶洞 ) 】—【地
下河】 【地理位置】
今天我们前往的景点是连州地下河,连州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
连州地下河在连州市以北 25 公里的东破镇辖区内,距广州约 250 公
里,是华南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洞穴。它以其神秘、瑰丽的石钟
乳及洞穴暗河而蜚声中外,有广东地下第一河之称。 1986 年初探,
1988 年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岩溶】
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 ( 碳酸盐岩、石膏、岩盐 ) 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利亚半岛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 19 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司威杰 () 首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 并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石灰岩地区一系列作用过程的现象的总称, 到 1966 年我国第二次喀斯特学术会建议将 “喀斯特”一词改为“岩溶” 。所以,喀斯特地貌亦称岩溶地貌。 ) 据地质学家考察,大约在两亿多年前,连州地下河所在地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随地壳运动的变化,海底上升为陆地。第二个地壳稳定期时,这里发生大规模的崩塌, 从而形成现在的洞穴。 地下河溶洞上下共分三层,可供游览面积达 6 万平方米,游览的景点分陆路和水路两部分,陆路为溶洞,水路为地下河,水陆兼备的连州地下河,以其恢宏的气势、壮丽的景观和独特的组合,堪称岭南一绝。著名作家秦牧游览地
下河后写下游记《神秘瑰丽的地下河》 ,国画大师关山月为景区在溶洞人口题字“连州地下河” 。
【陆地层 (溶洞) 】
我们首先游览陆地层, 现在请各位向洞口望去, 就好像一条龙张开了口,洞口正中那根钟乳石就好像龙的舌头卷起来, 我们将这幅景称为“玉龙卷舌”。
请看前面这一块石,它圆形顶尖形似马蹄,称为“东陂马蹄”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道谚语 : “东破马蹄西岸石,三江草鞋连州屐” ,
这些都是有名气的特产,可见东陂马蹄自古有名。 我们这个洞与其他岩洞的不同之处,就是空气比较清新。原因就在于两个岩洞相通,而且空间高,跨度大 ; 而前方这根石柱刚好把洞顶支撑起来,被称为“一柱擎天”,有些游客又称它为孙悟空的金箍棒“定海神针” 。
在我们眼前这根石笋,是陆地层最高、最大、最美丽的石笋。它是饱含碳酸钙的水,从洞顶的裂隙渗出来的沉积物 . 可以沿任意方向生长。且看这根石笋的形状, 它犹如一只分开的五指手掌, 所以称为:“巴西仙人掌”。
刚才我们观赏了第二层奇景,相信大家都有一种游兴未尽的感觉,第三层的景观就更加奇特了,游览后定会增添乐趣,给你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请看前面这幅石幔, . 形似一幅天然瀑布,由上喷泻而下,站在这里,似闻涛声震天, 似见水花飞溅,犹如唐代诗人李白所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故取名“天然瀑布” 。
前方这座拱桥,非常精致,虽然不是天然所赐,而是人工塑造,
但它的独特之处是桥的两边护栏, 全部是取用连州市西江镇特产 “汉
白玉石”精砌而成。经过这座拱桥,心灵就能得到净化,犹

连州地下河旅游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生教育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1-11-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