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莞市洪梅镇水稻种植提质增效对策浅谈.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莞市洪梅镇水稻种植提质增效对策浅谈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 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水稻是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传统的粮食作物,抓好水稻种植的质量与产出效率,是落实粮食考核与促进粮食安全供应的重要抓手。基于此,分析洪梅镇水稻种植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稻种植提质增效的对策。
  关键词 粮食安全;水稻种植;提质增效;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B DOI:.1673-
  1 洪梅镇水稻种植现状
   洪梅镇水稻种植简史
  水稻是洪梅镇三大传统作物之一。当地早在1949年以前就有水稻种植,但以单造水稻种植为主,产出率相对较低。1949年后,随着堤围改造、水利修建以及电力机械的应用,洪梅镇水稻种植水平有所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进落实,洪梅镇开始引种杂交水稻,并逐渐采用香蕉、甘蔗轮作耕种,水稻种植质效全面提升。
   洪梅镇水稻种植现状
  根据最新调查显示, hm2, hm2,主要分布在洪屋涡村、新庄村、梅沙村、氹涌村、乌沙村及金鳌沙村等6个自然村。其中金鳌沙村水稻种植面积最多, hm2,%。种植品种以七丝占、黄华占、野丝占、美香占以及水乡特有的糯稻品种枣红糯等6个品种为主,黏稻平均每667 m2产量约375 kg,枣红糯每667 m2约200 kg。
  2 洪梅镇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
   集约化程度较低
  洪梅镇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6个自然村中,种植分布不集中,以小散户为主, hm2以下的占绝大多数; hm2, hm2。
   用地资源不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 hm2, hm2的界限。全镇水稻种植总面积占全镇纯耕地面积( hm2)%。 hm2水稻田中, hm2稻田属于征而未用范围,%,征而未用地一旦启动经营,种植户将不能再继续种植水稻,粮食用地资源缺乏保障。
   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多
  受珠三角地缘因素影响,洪梅镇主要灾害天气有低温阴雨、暴雨、台风、冰雹等。早造水稻种植前期,如在育秧过程中,较易受低温阴雨影响,导致秧苗不生长或冻伤,影响秧苗质量。每逢夏季,龙舟水及台风季节来临,洪梅镇水稻正值抽穗结粒期,会因台风多雨导致病虫害高发或倒伏减产。经调查了解,洪梅镇较严重的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以及稻瘟病等。在早造水稻幼穗分化中后期,正处龙舟水及台风始发季节,往往会因雨水过多使得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害高发,尤其洪梅镇本土稻种枣红糯,容易倒伏的同时易发稻瘟病,致使每667 m2产量一直维持在200 kg低产区位。
   社会化配套服务缺乏
  洪梅镇农业耕种规模较小,蔬菜、水稻等种植面积较小,农资、农机等相应社会化配套设施不全,且辖区内没有物资相对齐全的农资供应点,大部分种植户只能到附近镇街购买农资。同时,水稻农资受众较小,水稻种植户通常难以购买到特效药物,错过水稻病虫害最佳防治期限。
   从业者老龄化严重
  全镇水稻种植户共有69户,从水稻种植户年龄结构上看,以中老年劳动力为主,其中50岁以上的有52人,%;40岁以下有9人,%。年龄因素决定了洪梅镇目前水稻种植户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在走访过程,绝大部分农户表示在种植水稻过程中仅凭经验耕作,风险防范及前瞻意识低下,缺乏科学系统性配套种植管理技术。同时,绝大部分种粮户以自给为主,仅有少数种植大户向本镇及周边镇街供应粮食,整体市场营销能力不足。
   生产成本逐年攀升
  受通货膨胀及市场农资供给等因素影响,洪梅镇农户表示,水稻种植所需的地租、农药、化肥、人工等相应成本涨升明显。以水稻种植相对集中的金鳌沙村为例,目前地租价格每667 m2为500~1 300元,平均每造每亩水稻种植生产成本在500~1 000元。
   种植结构模式单一
  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引导,多数农户在选择水稻品种上仅凭个人喜好,水稻种

东莞市洪梅镇水稻种植提质增效对策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