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针灸(zhēnjiǔ)
第一页,共55页。
教学(jiāo xué)目标
1.掌握头针的概念、特点;头针标准线的定位、主治。
2.掌握头针的操作方法、临床(lín chuánɡ)应用与注意事项。
3.了解头针的起源和发展。
第1页/共55页
第二页,共55页。
教学内容
概念(gàiniàn)
一、原理
二、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三、操作方法
四、适应范围
五、注意事项
第2页/共55页
第三页,共55页。
概 念
1、定义
广义:在头部进行针刺治疗,包括以脏腑经络理论指导,选取经穴治疗疾病。
狭义:结合(jiéhé)经络理论和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选取刺激区(标准线)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
第3页/共55页
第四页,共55页。
原 理
一是根据(gēnjù)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
二是根据(gēnjù)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穴线。
第4页/共55页
第五页,共55页。
头与脏腑(zàngfǔ)经络的关系
头部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海,元神之府,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主宰,是调节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是头针治病的理论依据。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
《(xiéqì)脏腑病形篇》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 《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
第5页/共55页
第六页,共55页。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tóu mian)。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前额及面部,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e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毗。”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其文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手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颊、头颈部。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督脉“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头与脏腑经络(jīngluò)的关系
第6页/共55页
第七页,共55页。
手足六阴经中手少阴经“上夹咽,系目系”,足厥阴(jué yīn)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直接循于头面,其他阴经则通过经别在头项部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直接上至头面部。
头与脏腑经络(jīngluò)的关系
第7页/共55页
第八页,共55页。
二、头皮(tóupí)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一)额区
(二)顶区
(三)颞区
(四)枕区
第8页/共55页
第九页,共55页。
额区
[额中线(zhōngxiàn)]
[额旁一线]
[额旁二线]
[额旁三线]
第9页/共55页
第十页,共55页。
头针针灸PPT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