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
锡市油田学校 塔娜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黄河的自然特征;
·了解黄河的四个奉献;
·理解“地上河”的成因;
·知道如何根治黄河。
(2)技能目标
·力求通过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黄河治理的今昔对比,培养爱国情感;
·通过对黄河多沙的原因分析,加深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1)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 (2)根治黄河的措施。
难点:分析下游“地上河”成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投影黄河壮观、美丽的景观,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结合前一课时所学内流河、外流河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得出黄河为外流河的结论,引入新课,介绍黄河概况。
二、黄河概况
:展示黄河概况图,让学生回答:
(1)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名称;
(2)说出黄河的长度及形状,并结合数据解释第二长河与第二大河之间的差异,判断黄河是第二长河还是第二大河?
(3)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及其相应的阶梯;
(4)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并结合第一章中国行政区划的内容,归纳九个省区的简称;
(5),让学生找出并标出河口与孟津的位置,讲解上游、中游和下游是怎么划分的?
(6)课件投影图上标出黄河支流名称及分布,并展示几条支流的四字记忆口诀:“南洮北湟”、“左渭右汾”、“泾渭分明”。
三、黄河的奉献
展示黄河的奉献图,让学生回答黄河的主要贡献:
展示我国黄河地区的水利枢纽分布图,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在图上分别找出上游与中游地区的主要水电站,解释下游地区水电站少的原因。
展示黄河流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冲积平原图片,讲解黄河灌溉水源对这些冲积平原的形成及农业发展的影响。
讲解或展示黄河著名的旅游资源,如,壶口瀑布。
四、黄河的忧患
过度讲解:黄河在无私的、默默地为人们付出着她的一切,可是部分人们只贪图眼前利益的一些不合理行为,却在逐渐伤害着“母亲”黄河的心,并最终为我们人类自己埋下或已经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与危害。
结合课本50页活动题1,请学生们根据题中所给出的资料及图片、图解,找出黄河在上、中、下游段处不同的忧患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探讨,并将各组的探讨结果进行对比。
教师在学生的探讨过程中给予指导补充的同时,着重解释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及危害。
最后,多媒体展示本课的总结知识。
【总结】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黄河的治理
一、黄河概况
二、黄河的贡献
1.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2. 丰富的水能资源
3. 灌溉作用
4. 旅游资源
三、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1. 上游: 荒漠化——还林还草、合理放
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