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建筑文化小组成员:吴青青苟丹阳盛鹏媛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 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故宫灵隐寺西江苗寨沧浪亭灵隐寺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和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还有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江苏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吴王阖闾时期,公元前 514 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1997 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与自然精致。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 1997 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000 年补增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 960 ~1276 年),元(公元 1271 ~1368 年),明(公元 1368 ~1644 年),清(公元 1644 ~1911 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2007 年拙政园成为我国首批国家 5A级旅游景区, 2010 年拙政园扩大为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留园)景区一起成为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苏州主要园林列表: ?私家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艺圃、环秀山庄、耦园?佛教园林:报恩寺(北寺塔)、西园、寒山寺、双塔、瑞光塔?王家园林:虎丘(吴王阖闾墓)、灵岩山(吴王行宫)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 “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留园?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留园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约 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 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 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 ”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艺圃?艺圃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名园。最初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初名“醉颖堂”苏州艺圃,后归文征明的曾孙、明末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文震孟,改名“药圃”。明亡后,在清初为明崇祯进士姜埰(号敬亭)所有,改称“敬亭山房”, 后其子姜实节更名“艺圃”。至道光年间为绸缎业七襄公所所在地。?艺圃为一颇具明代艺术特色的小型园林,全园布局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无繁琐堆砌娇捏做作之感, 其艺术价值远胜于晚清之园林作品。从山水布局,亭台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部处理无不透析出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以凝练的手法,勾勒出造园的基本理念。艺圃始建于明, 名药圃,清初改为艺圃。耦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小新港巷,因有东、西二园,故名。东园始建于清初耦园,原名涉园,后扩建而今的局面。住宅大门在南,经门厅、轿厅,至大厅前西墙小门,即可进入西园。园中主厅为织帘老屋,南北各有庭院,都置假山。北院东北隅有藏书楼,与住宅相通,是书室与庭院结合较好的范例。自住宅大厅往东,经小院二重和小
园林建筑苏州园林-课件(PPT演示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