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焊接规范分解.doc常用焊接规范分解
常用焊接规范分解
1 / 17
常用焊接规范分解
常规平焊的焊接方法
平焊
平焊时,由于焊缝处在水平位置,熔滴主要靠自重自然过渡,所以操作
比较容易,允许用较大直径的焊条和较大的电流,故生产率高。如果参数选
择及操作不当,容易在根部形成未焊透或焊瘤。运条及焊条角度不正确时,
熔渣和铁水易出现混在一起分不清的现象,或熔渣超前形成夹渣。
平焊又分为 平对接焊 和平角接焊 。
平对接焊
(1)不开坡口的平对接焊
当焊件厚度小于 6mm时,一般采用不开坡口对接。
焊接正面焊缝时, 宜用直径为 3~4mm的焊条,采用短弧焊接, 并应使熔
深达到板厚的 2/3 ,焊缝宽度为 5~8mm,余高应小于 ,如图 2-1 所示。
对不重要的焊件,在焊接反面的封底焊缝前,可不必铲除焊根,
但应将正面焊缝下面的熔渣彻底清除干净, 然后用 3mm焊条进行焊接,电流可以稍大些。
焊接时所用的运条方法均为直线形,焊条角度如图 2-2 所示。
在焊接正面焊缝时, 运条速度应慢些, 以获得较大的熔深和宽度;
焊反面封底焊缝时,则运条速度要稍快些,以获得较小的焊缝宽度。
9
0 65°~80°
°
图2-2平面对接焊的焊条角度
运条时,若发现熔渣和铁水混合不清,即可把电弧稍微拉长一些,同
时将焊条向前倾斜,并往熔池后面推送熔渣,随着这个动作,熔渣就
被推送到熔池后面去了,如图 2-3 所示。
图2-3 推送熔渣的方法
3
2
1
4
图2-4 对接多层焊
常用焊接规范分解
常用焊接规范分解
2 / 17
常用焊接规范分解
(2)开坡口的平对接焊
当焊件厚度等于或大于 6mm时,因为电弧的热量很难使焊缝的根部焊透,
所以应开坡口。开坡口对接接头的焊接,可采用多层焊法(图 2-4 )或多层
多道焊法(图 2-5 )。
7 8 9
516
324
1011 12
图2-5 对接多层多道焊
多层焊时,
对第一层的打底焊道应选用直径较小的焊条,运条方法应以间隙大小
而定,当间隙小时可用直线形,间隙较大时则采用直线往返形,以免
烧穿。当间隙很大而无法一次焊成时,就采用三点焊法(图 2-6 )。先
将坡口两侧各焊上一道焊缝(图 2-6 中 1、2),使间隙变小,然后再进
行图 2-6 中缝 3 的敷焊,从而形成由焊缝 1、2、3 共同组成的一个整
体焊缝。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不应采用三点焊法。
1 32
图2-6 三点焊法的施焊次序
在焊第二层时,先将第一层熔渣清除干净,随后用直径较大的焊条和较
大的焊接电流进行焊接。用直线形、幅度较小的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并
常用焊接规范分解
常用焊接规范分解
3 / 17
常用焊接规范分解
应采用短弧焊接。以后各层焊接,均可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不过其摆动幅度应随焊接层数的增加而逐渐加宽。焊条摆动时,必须在坡口两边稍作停留,否则容易产生边缘熔合不良及夹渣等缺陷。
为了保证质量和防止变形,应使层与层之间的焊接方向相反,焊缝接头也应相互错开。
多层多道焊的焊接方法与多层焊相似,所不同的是因为一道焊缝不能达
到所要求的宽度, 而必须由数条窄焊道并列组成, 以达到较大的焊缝宽度 (图 2-5 )。焊接时采用直线形运条法。
在采用低氢型焊条焊接平面对接焊缝时,除了焊条一定要按规定烘干外,焊件的焊接处必须彻底清除油污、铁锈、水分等,以免产生气孔。
在操作时,一定要采用短弧,以防止空气侵入熔池。运条法宜采用月牙形,可使熔池冷却速度缓慢,有利于焊缝中气体的逸出,以提高焊缝质量。
平角接焊
平角接焊主要是指 T 形接头平焊和搭接接头平焊,搭接接头平焊和 T 形
接头平焊的操作方法类似,所以这里不作单独介绍
常用焊接规范分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