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国学:
1.“儒”字一个单人旁,旁边一个“需”。冯友兰先生说:“儒”就是人所需要的,与需要的人。儒家思想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心的和谐,这就是人们所需要的。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是中国文化人格化的象征,孔子的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论语》者,所以教人学为君子也”。
?君者,尊也。字者,有德、有字者也,君子就是指尊贵的,有德有学之人。
5. 天天国学:“学而时习之”“习”是实践运用的意思。“有朋自远方来”,“朋”是指同师,同门之人。
天天国学: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o)于地,二乐也;的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见不贤而内自省(xing)也。孔子就是这样把自己修炼成了中国人的一座道德丰碑。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贤哉,回也!一箪(da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很少这样赞叹评价他的弟子!
。“礼”是一种规范,也是道德的要求。“和”是中国核心文化理念之一。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老子赞美水的品德、智慧与境界。
3. 天天国学: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告戒人们;钱财再多,没有人能长期守得住。以富贵骄人是自取其祸。
,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反映老子一个重要思想:生命重于一切。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也被清华大学作为校训传承百年至今。
仁者必敬人。荀子认为:有爱心的人一定是在时时处处都会尊重他人的人。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左宗棠一生淡泊名利心系天下,与古人为友以自修,终成一代名臣。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儒
张横渠语,说出了儒家的社会理想和责任。
天天国学: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日、月对自然界没有任何私心,教师的道德操守不正是如此吗?
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既有做人的质朴,又有文明人的行为方式,表里如一,这才是君子风范。
,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礼者,自卑而尊人”。对己要谦卑,对对方则要尊敬。“自谦而敬人”这一原则,贯穿于中国所有的传统礼仪当中。
,就能无过?过儿能改,善莫大焉。
,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出自《朱子家训》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出自《左传》“礼”是治理国家,稳定政权,安抚百姓,有利于后世子孙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以为:学习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丰厚自己的学识。
(螳螂)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能过高地看重自己的才能。
“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认知等特点而教育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
天天国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