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孟德尔和达尔文.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孟德尔和达尔文
饶毅
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以自己的特色,能做出内容不同、但都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孟德尔(1822-1884)和达尔文(1809-1882)几乎处于同时代。他们有很多不同,也有相同:以其长期的钻研,做出杰出的发现,成为不仅十九世纪、而且是迄今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学家。
他们都不是以科学研究为饭碗,而是自己有兴趣,有强烈的喜好,才能持之以恒。
虽然他们都不以科学为职业,但都有必要的正规科学训练,在科学共同体的规则中进行科学研究,没有违反科学规律,即使提出革命性的新思想,也仍达到科学所要求的标准。所以,都不是所谓“民间科学家”。
两人的科学成就,运气的比重很低。虽然说,孟德尔选的豌豆正好是二倍体,而不像小麦那样是多倍体,如果用多倍体做实验,不仅会增加实验难度,而且规律更不容易让一般人接受。另外,他选择的7对性状的基因分布较远。但这些运气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因为他仔细选择和做过多种实验材料。达尔文他在Galapagos岛上看到所谓“地雀”虽然重要,但他到了很多地方、有大量观察,所以也不是依靠运气。
两人写文章风格很不同。达尔文的文章很长,叙述仔细,罗列很多事实,现在读起来显得慢斯条理。孟德尔的清晰简明,直指要点。可以说,现代的论文,基本是孟德尔式,而早期生物学论文可能像达尔文的比较多。
他们出身差别很大。孟德尔没有显赫家世,没有优越环境。他父母无法支撑他的智力的追求,中学就开始靠做家教支持自己的学业。他将农民父亲给自己的一份田产给姐夫后,获得的经费并不能用多久。要想离开体力工作,追求头脑中的趣味,就必须做出其他方面的牺牲,他被迫放弃结婚生子的权利,到修道院获得谋生的物质基础。达尔文不仅自己家庭出身好,太太家里更有钱,无需任何人资助就能做研究,一生是自我陶醉于科学。
16岁的孟德尔要为生计苦苦挣扎,而达尔文在那样的年龄有学不好好上,他父亲出于担心把他提前送到大学。孟德尔自己清楚地知道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得不决定要靠进修道院来谋生。而达尔文在自传中说,他年轻时就算过,只要父亲给点遗产,生活就就没问题。
他们两人都与当地的学术界联系紧密。但孟德尔的同道们并非举世闻名,而达尔文的老师和同事们多半不仅是当时著名科学家、而且还有世界历史上著名科学家,有他们承认达尔文的工作也就很容易获得全世界承认。假设达尔文是在孟德尔的修道院工作,而Wallace首先发表进化论,就不可能有人要达尔文你赶紧把你告诉我们你想了很久的进化论也写出来,我们知道你是世界第一。就是修道院人说了,世界也不太可能接受。
他们两人的才华可能不同,但他们精神相同: 他们都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坚持科学研究。他们都不是由于外界压力做科学研究,而是自我动力。孟德尔珍惜自己获得的修道院和中学老师条件,空余时间做了很多研究。在主要论文发表后,在接任修道院道长后,他继续研究植物、动物、气象。达尔文也没有因为家境好而成为纨绔子弟,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科学。如果要求抄写一遍达尔文的全部论文、论著,可能有些人都会觉得工作量太大。
单纯从研究的重要性来说,有些人可以认为达尔文的贡献大于孟德尔。但是,从工作的创造性来说,孟德尔是迄今仍被低估的、极为聪明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工作,部分内容以前其他人提出过,而且华莱士也有同样理论。直接比较孟德尔和达尔文,是因为达尔文不仅希望理解遗传以充实进

孟德尔和达尔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