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洛阳老城文化街之.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洛阳老城文化街之---- 老城商场—火神庙祝融频顾众惆怅, 祭祀焚香筑庙堂。指望火神送吉祥, 神灵无情泪流淌。老城商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大街。现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步行街。原为察院。是金、元、明河南府察院考场和驻军之地。明崇祯十四年初, 李自成攻打洛阳城时, 毁于战火。清顺治三年( 1646 年) ,官府为修战时毁坏的洛阳城墙,强压监狱犯人拆去察院四周围墙, 将青砖运去修城墙。这围墙一拆, 原察院守备和考场, 就成一大片废墟地。郊外的一些菜农和屠户,便自发在此聚集经营肉、菜、瓜果、粮食、烧柴的早市。慢慢此地又有了铁匠铺、饭铺、诊所、土特产和日用品摊贩, 城中四街八巷百姓开始光顾, 便形成了洛阳城第一大早市。清顺治 8年( 1651 年) 开始, 一些山西洪洞来洛移民, 河北和郊县商人也都看好这块地方,就买通官府在此建房开商铺。一年时间,在此废墟四周建起了四、五十间大大小小, 高高低低的简易房。经营山西杂货、河北皮货、江南布匹、五金、茶叶、铁器、粮行、缝纫、染料等。市场中央早上卖菜等, 白天一些功夫师父和说唱艺人, 就打开场子表演各种杂耍和曲艺。城乡百姓都喜欢到此闲逛看热闹, 顺便购买生活用品, 一时人气十分旺盛, 商家生意也好, 此地有一铺难求之势。后来大商家与官府协商, 将卖菜、卖肉等生活用品户劝迁往北面,原福王府内宫花园遗址上经营。后称“老集”,就是现洛阳剧院处。顺治十一年( 1654 年) ,这个市场在洛阳城一带出了名,市场内四周都盖成了各式瓦房。有近五十家店铺、生活用品齐全。官府也派人值守并开始收取各种费银, 这里就变成正规大集市。这年秋天, 一山西洪洞尤姓布匹商, 一次和老乡聚会, 说自己生意不错, 但心情不好, 一老乡指出: 做生意为何不修关庙, 尤老板一听大悟。第二天就向市场各商户发倡议, 在市场中建关庙。感谢关帝爷多年关照, 生意兴隆, 财源茂盛。因关帝也是财神, 是商人崇拜的神。不到两个月工夫, 就开始在市场北面修建一座砖木结构、青砖素瓦, 顶为硬山式三间大殿。内供泥塑关羽像一尊。左有关平, 右有周仓。此庙坐南面北, 因关羽和众商家大部分是明初来洛阳城的山西人,家都在北面,有思念家乡和先祖之意,所以庙堂面北清乾隆年间, 东门内大街改古楼街, 此街市场越作越旺, 市场内房屋盖成了大小不一, 高低有别的瓦房。并带动周边西华街、旧府街商业发展, 成为洛阳城零售最集中最繁华的地区。市场商店密集, 店员不注意防火, 时有祝融光顾, 人心惶惶。于是官府出面, 众商家出资,在市场南口修建一座火神庙,祈求火神爷保佑商家平安。此庙为砖木结构硬山屋顶,三间大门, 中间通道, 两边为值守房。大门北修一五间砖木结构硬山式大殿, 供泥塑火帝真君神像一尊。在大殿正北建戏台一座,座北面南。在北面关帝庙前也修大门三间,中间过道, 两边为值守房。这样每天晚上可以关闭大门, 从而形成一个回字形封闭市场, 人们开始称此市场为古楼商场。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三,商场要连演三天神话戏,演出多为今东大街票友组成的业余剧团, 当时, 东大街古楼东做生意的曲永祥, 长相白净漂亮, 善扮女角, 是老城名票, 常在火神庙演出。而平时城中居民谁家发生了火灾后, 都会请戏到此, 以求火神保佑。所以古楼商场大门外常贴告示, 某某街、某某人为求火神保佑全家平安, 将在火神庙请某位名角于某日下午,

洛阳老城文化街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