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一、工程简况
工程地点: ***
工程名称: ***
建设单位: ***
设计单位: *** 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 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 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 m2,,
开竣工时间为 2017年7月20日起至 2017年9月5日止。
工程施工场地部分设施需按合同要求拆除,施工用水、电由建 设单位提供水源、电源,场内外道路通畅。
二、编制依据
本措施根据施工图纸、《建筑法》、《安全生产法》以及建设部 《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若干规定》进行编制。
三、高处作业的分类
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
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
水平面。操作人员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
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高处作业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 两种。
特殊高处作业是指作业环境复杂,且对操作人员具有危险性的 作业,有以下八种:
1、强风高处作业:在风力六级,即风速 以上的情况下
进行的高处作业。
2、异温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3、雪天高处作业:在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4、雨天高处作业:在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5、夜间高处作业:在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
业。
6、带电高处作业: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 业。
7、悬空高处作业:在无立足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 处作业。
8、抢救高处作业: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时进
行的高处作业。 一般高处作业为正常环境下进行的各项高处作业。
按照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不同,高处作业可分为四个 等级。
1、高度在 2m 以上至 5m 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高度在 5m 以上至 15m 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高度在 15 m 以上至 30m 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高度在 30m 以上时,称为四级或 特级高处作业。
四、高处坠落范围的规定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它是高 处作业事故中比例最高,伤亡最严重的事故。
由于并非所有的坠落都是沿垂直方向坠落,因此就有一个可能 坠落范围的半径问题。当可能坠落的范围的半径为 R ,作业位置至 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为 h 时, 国家标准 R 值与 h 值的关系:
h=2-5m 时,R为 2m; h =5-15m 时,R 为 3m; h =15-30m 时, R 为 4m; h> 30m 时,R 为 5m。
五、高处坠落主要类型和原因
1 、主要类型:因被蹬踏物材质强度不够突然断裂;高处作业移 动位置时踏空、失稳;高处作业时由于站位不当或操作失误被移动 的物体碰撞坠落等。
2、主要原因:
( 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领导安全意识不强,重生产 求效益,忽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管理薄弱,导致事故不断发生。
(2)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安全设施不完善,作业环境恶 劣,为事故发生埋下了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