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新闻)本科期末论文.doc期末论文
浅析中西新闻价值观的比较
学生姓名 张兆冬
学 号 01059055 课 名
中西新闻比较
任课教师 刘艳靖
2013年10月11日 摘要:在中西方新闻发展的历程中,一向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有着各自鲜 明的特点,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思想体系的泾渭分明,造就了中西 方不同的新闻报道理念和价值取向,因此形成了在新闻报道和新闻观念等方面的明 显差异。
关键词:中西新闻价值观报道理念
所谓“新闻价值观”其实就是“观”新闻价值。一切自然之物和新闻信息从来 不会自我标注价值,对新闻价值高低的认定都是人为的,而左右人们评估新闻价值 的意识就是新闻价值观。严格的定义,新闻价值观是指新闻“接受和传播”的主体 对新闻素材及作品进行取舍的思维形式,它驱使人们努力捕捉一手新闻、筛选二手 新闻,催生新闻机构并发展新闻事业。长期以来,“新闻价值观”深藏不露,其地 位经常被“新闻价值”占据。如今,阐述新闻价值观、明确其作为新闻价值母体和 “根概念”的地位,实为新闻理念创新和健全新闻学说体系的必然选择。
新闻价值观念的形成深受文化的熏陶,一般来说,不同背景下的个体之间,往 往存在着某种无形的但是又十分明晰的文化差异现象,一种文化的核心存在是见之 于此种文化宣扬的或者与之相匹配的价值观。价值观可以定义为一种持久的信仰, 即个人或者社会团体、组织对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思想理念或者存在的终极状态 的信赖和偏爱。
在中西方新闻发展的历程中,一向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有着各自鲜明的 特点,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新闻思想体系的泾渭分明,造就了中西 方不同的新闻报道理念和价值取向,因此形成了在新闻报道和新闻观念等方面的明 显差异。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念在长期的相互影响和对比发展中,对基本新闻价值观 的认同具有相同的一面,但由于对新闻价值观理解不同以及实践中的不同选择,中 西方的新闻价值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我国新闻传媒是由国家经营,由政府对传媒业进行宏观调控和制度管理。因此, 侧重于舆论引导的社会角色。新闻媒体首先必须完成党和政府所赋予的宣传内容, 要在不违背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满足受众的信息、娱乐等方面内容的需要。我国对新 闻的处理上比较重视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对于显著事件和重要事件的报道首 先要考虑的事“新闻政策”,即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的稳定发展等, 考虑的是社会效应。“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这个基本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统一”。
1690年,德国人托比亚斯•朴瑟在其被称作世界新闻学研究“开篇之作”的论
文中,提出了新闻选择的两条标准:异常性和重要性。1695年德国学者卡斯帕•斯 蒂勒又提出了新闻的新鲜性、接近性、重要性及消极性等特征。这些涉及新闻选择 标准的问题,已经触及到新闻价值观念的一些内涵。
美国的新闻报道一向有以负面报道为主的“揭丑”传统,并通过大的新闻奖项 的设立得到进一步确立和推动。如2001年4月16日公布第85届普利策新闻奖, 除社论性漫画外,14项获奖新闻作品中属负面的有10项,占总数的70%以上,属 于正面的没有;而26项提名的新闻作品中,属于负面的有16项,占总数的60%以 上,属于正面的只有2项。近年来,美国新闻报道除了出现娱乐化的倾向外,另一 个倾向就是本土化,即
(中西新闻)本科期末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